清远日报讯记者陶奇通讯员邵石柱《关于推进足球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体育特色小镇》《关于尽快出台发展林下经济管理办法的建议》、《关于推进清远市扶贫攻坚工作,实现精准脱贫的建议》……3月19日,政协第十二届英德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大会通报了2018年提案工作报告。据悉,过去一年,英德市政协委员共提交事关经济文化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提案133件,其中立案91件,约96%的提案已基本解决或正在解决,为推动英德市深化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发展、社会稳定和谐、民生改善、环境保护、法治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一年来,英德市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133件,其中集体提案27件,提案涉及农林水方面的13件,工业、交通、通讯方面的25件,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方面的31件,财政、金融、工商行政管理方面的2件,市政、环境保护方面的53件,社会治安方面的6件,其他方面的3件。
其中,审查同意立案91件(含并案),立案率79.69%,其中27件作为委员来信转有关部门阅处。有8件作为重点提案由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领衔督办。提案全部按规定时间、程序移交市政府办转交相关部门办理,至2018年4月底立案提案全部办复。
据提案办理答复反馈意见统计,满意的有91件,占100%。在这些提案中,提案所提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29件,占31.86%,提案所提问题列入计划准备或逐步解决的有58件,占63.73%。因目前条件所限或政策调整的原因留作参考的有4件,占3.77%。
2019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一年。对此,英德市政协提案工作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省、清远市、英德市委的有关精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提案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提高提案质量为重点,以提高办理实效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能力为保障,充分发挥政协提案在开展协商民主、助推经济发展、保障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努力推动提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实现上述目标,英德市政协将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提案工作,同时增强基础建设,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另外,英德市政协还将着力力机制创新,努力增强办理实效。如进一步完善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的工作机制,从领办提案“问效为主”向“问效问责并举”转变;拓宽提案工作“回头看”的路径,促进提案办理满意率向落实率转变;完善提案工作机制和双向评议机制,继续抓好政协网站提案工作平台建设,及时展示提案工作动态与成果;创新提案宣传模式,增强提案工作的透明度,充分调动委员撰写提案的积极性,扩大提案社会影响等。
■链接:
建设英德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
英德市政协文教组提交的提案《调整市区教育布局建设城西九年一贯制学校》提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英德市城西片区扩容迅猛,新建了大批商住楼盘。随着适龄儿童和青少年人数的不断增长,城西片区仅有的一间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市七小现有的学位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入学难”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在城西片区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的要求已经迫在眉睫。
优化英德“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民盟英德市基层委员会提交的提案《优化“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全民健康行业发展》提到,为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对此,英德市应该夯实“互联网+医疗”服务支撑体系,积极争取英德市以县级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交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推进“互联网+医保支付”结算服务,真正实现医保政策惠民利民;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完善“互联网+医疗”的配套政策;加大“互联网+医疗”的信息化资金投入;以广州白云区帮扶为契机,培育健康医疗大数据新产业。
建立英德未成年人关爱机制
英德市知联会提交的提案《建立未成年人关爱机制筑牢文明英德思想根基》提到,2015年至2017年,英德市检察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53件81人,向法院提起公诉66人。未成年人刑事涉案人数占审结刑事涉案总人数3.83%。因此,建立未成年人关爱机制,让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为未成年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精神环境的需求刻不容缓。提案建议,加强组织领导,把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纳入党政工作大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构建责任落实的未成年人社会化监护体系;构建未成人基本保障服务机制;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体的未成年人素质教育体系;加强执法监督,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创立“重返社会之家”,构建社会监护制度。
发挥英德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
英德市政协党群二组所提交的提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提到,近年来,英德市民营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贡献突出、结构优化、活力增强”的良好运行态势。截止2018年10月,清远市民营企业由2011年的19149家增加到45775家(含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由2011年的14.96亿元增加到270.17亿元。但与珠三角各县(市、区)相比,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英德市委市政府要加强企业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弘扬企业家精神,鼓舞士气斗志,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多元化、全方位的全链条企业服务体系,“以创新促发展,以服务提品质,以平台促落实”;通过服务,提升企业家的士气,优化营商环境,把政策落到实处,促进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英德城乡融合破解二元结构问题
英德市政协党群一组所提交的提案《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要下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这为推进英德市新时代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此,英德市必须全力推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英德打造为全省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为奋力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创造鲜活的样板。提案建议,英德市要精准谋划,优化城乡产业融合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农村金融配套服务,培育产业发展“领头羊”;推进信息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城乡治理水平。
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推动英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英德民进总支所提交的提案《运用改革创新思维推动清远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到,近年来,英德市始终坚持以“清远工业发展主战场”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园区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8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90亿元,清华园、“两德”合作区两大产业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9亿元,增长27.6%,拉升全市规模工业增速11.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40.5%。目前,工业园区建设正式进入“快车道”阶段,如何推动园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成为英德工业强市的重中之重。提案建议,英德市要抢抓区域协调发展机遇,推进园区更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坚持创新引领,着力打造良好发展生态;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新闻推荐
●欧冠1/4决赛抽签仪式今日19∶00PPTV直播新快报讯记者王敌报道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欧冠1/8决赛全面结束,英超的利物浦和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