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扶贫车间作业。通讯员供图
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雷发清欧阳结雄)如何帮助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脱贫增收?阳山县杜步镇尝试探索建立“扶贫车间”,通过聘用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作业,帮助他们切实增加收入,带动家庭脱贫。
据了解,2018年,杜步镇打造了首个扶贫车间东万丝花厂扶贫车间,通过优先吸纳当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残疾人员从事手工工艺或从事来料加工等业务,让广大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推动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目前,该车间帮助村民就业200多人,其中包括10多名精准贫困户,每人每月基本可以挣到2000元以上。
有效解决当地就业难题
据了解,东万丝花厂扶贫车间是杜步镇于2018年引进的爱心企业,该企业年产值约3000万元。一年多来,这个扶贫车间通过就业带动,着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题,并有效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目前,该厂拥有固定员工30多人,钟点工20多人,此外,附近村民还可以领料回家加工。
“"扶贫车间"解决了我家庭大难题,不仅每月有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两个女儿和家中老人。”说起家门口2018年揭牌的“扶贫车间”,杜步镇东江村委会元江村小组村民欧礼秀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由于需要照顾公婆和孩子,欧礼秀无法外出打工赚钱。对于她以及像她这样的农村女性而言,扶贫车间的开设,让她们得以在兼顾家庭的情况下又能通过在家门口就业为家庭增加收入,受到她们的欢迎。
带动200多人分散式就业
今年37岁的杜步镇旱坑村委会丘屋村村民何汉妹,是该镇的精准扶贫户。她通过每天到车间领取物料加工,每天可以挣得一定的收入。
“感谢政府、感谢爱心企业给了我家庭那么大的帮助,让我也可以通过双手为家庭分担压力。”她介绍,当自己了解到家门口有了“扶贫车间”时,真是非常开心,因为自此便有了就近帮补家用的渠道。
据了解,东万丝花厂扶贫车间自开办以来,已吸收了当地10多名精准扶贫户到厂里就业,同时也带动了当地200多人分散式加工就业,正常每人每月基本可以挣到2000元以上,得到当地广大群众好评。
杜步镇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杜步镇将着力深化“扶贫车间”效应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引导企业结合自身规模和实际,吸纳更多当地贫困群众从事丝花加工,让更多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和残疾人参与进来,在家门口就业,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群众接受、措施多样、符合实际”的就业脱贫之路。
新闻推荐
今年计划义务植树110万株 目前已有20万人次参加植树,种植苗木70万株
阳山县领导干部和当地群众在阳城镇江滨公园进行义务植树。王媛婷摄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王媛婷)植树节当天,阳山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