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新闻 清城新闻 清新新闻 英德新闻 连州新闻 佛冈新闻 阳山新闻 连山新闻 连南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清新新闻 > 正文

清远老茶人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新区石潭镇乡情合作社负责人黎书辉:回乡开荒种地 只“卖”本土特色

来源:清远日报 2019-03-26 09:40   http://www.kcqsx.com/


3月25日,黎书辉查看茶园。3月25日,清远老茶人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清远清新区石潭镇乡情合作社负责人黎书辉。3月25日,乡情合作社员工在田地劳作。一片山头种茶,一片水田种稻。2004年,黎书辉离开了打拼多年的珠三角,回到远离喧嚣的粤北山区,承包了200亩山地,撒下了乡情的种子,开启了回乡创业之路。2018年,黎书辉进一步开拓农业创业的版图,继续承包了800亩农田,引进优良水稻品种和现代农业科技进行水稻产业种植。而今,黎书辉成为蒲坑茶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也是清远老茶人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清远清新区石潭镇乡情合作社负责人。

传承本土蒲坑茶,打造百亩茶田

春季的大雾山,苍翠欲滴,云雾缭绕,在大山深处的茶农又开始忙碌起来。数百年来,他们以一种古老的技艺制作出品味独特的“蒲坑茶”。清代开始走出大山,畅销珠三角。2014年,黎书辉带着新的市场思维回到大山,为古老的蒲坑茶注入了新的活力。

黎书辉的祖辈均为茶农、茶商,他的父亲黎三养更是与蒲坑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对蒲坑茶的品质了如指掌,成为品鉴茶质优劣的权威专家。黎书辉与祖祖辈辈一样,都是喝着蒲坑茶长大。小时候,每到春茶、清明茶、谷雨茶、白露茶的采摘季节,黎书辉都要跟着大人采茶、制茶、卖茶,和蒲坑茶结下了深深的情缘。

2001年完成医科学业后,黎书辉曾到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打拼,先后做过保险销售员、医药代表、药店老板,事业上有了一番成就。2006年,黎书辉见父亲矢志不移经营蒲坑茶,感动之余,决定回家乡开茶叶店。黎书辉开始从茶农手里收购茶叶,并将传统的蒲坑茶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开发了蒲坑砖茶、蒲坑饼茶、蒲坑白茶系列产品,打造本土品牌,拓宽销售思路。很快,黎书辉把一家茶叶店发展成了四家。2014年,黎书辉回到蒲坑茶的发源地蒲坑山,承包了200亩山地,种植起大片蒲坑茶。

黎书辉承认,当年在广州打工时,就租住在芳村茶叶批发市场附近,熟悉茶叶行情,他选择回家乡种茶卖茶,一来是看中了蒲坑茶的发展前景,二来是要将祖传的蒲坑茶制作工艺传承下来,发扬光大。

2012年,清新区人民政府将蒲坑茶制作工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书辉与爷爷、父亲均被列为蒲坑茶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蒲坑茶是清远人的本土茶,应该要有人去传承发展。”接下来,他打算继续扩大茶园的种植面积,把茶树一直种到山顶上。

建立合作社整合800亩荒地带动村民脱贫奔康

回乡种茶的高收益让黎书辉尝到了创业的甜头。2018年,随着清远乡村振兴策略的深入实施,黎书辉察觉,当前农村农业的发展前景空前利好。而他的家乡———清新区石潭镇南楼村,却因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村里的农田几乎全部丢荒。

黎书辉认为,家乡南楼村由于四处环山,空气清新,水源从山里的岩洞流出,适合种农作物。经过3个月左右的评估考察,黎书辉发现,即便一样的水稻品种,从家乡的田地里种出的大米都更为香甜。于是,黎书辉决定,承包土地种植优良大米。很快,他找到同样有回乡做农业创业想法的小学同学陈木养,两人一拍即合,创办“乡情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陈木养负责种植管理,黎书辉负责宣传销售。他们盘算,先从土地丢荒比较严重的南楼村开始做起,再逐步扩大规模。

黎书辉要盘活土地搞农业的想法,得到了南楼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并迅速办好了土地租赁手续。有了土地以后,乡情合作社开始着手找优质的农产品品种。最后在当地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黎书辉找到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科研团队,形成了由该校提供优质水稻种子和技术指导、乡情合作社进行种植生产的合作模式。

传统的人工种植模式满足不了大面积的农田种植,于是,黎书辉购买了插秧机、犁田机等农业机器进行规模种植,经过一系列的除草、开荒、农田整合等复垦工作以后,800多亩的土地都顺利种上了优良水稻。在种植技术上,则采用了先进的无人机浇灌农药,精准施肥。种植水源则从山边的岩洞引流浇灌,保障了水源的优质。另外,合作社的工人则全部从村里雇请而来,为村里的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黎书辉熟知南楼村的地势海拔较高,种植的大米收成量少,但是质佳。因此,他在选择水稻种植品种时,目标非常明确。“要种植中高端的大米,消费人群也主要面向中高端人群。”黎书辉瞄准了市场,推出了金奖大米的“美香占2号”等优良大米,吸引了非常多的消费者。如今,乡情合作社种植出的大米畅销珠三角城市。

艰辛创业路希望能得到更多的政策帮扶

“没有粮仓,就自己建房搭棚;缺少人工,就自己上阵。看到农民一年能从自己手里挣到一两万元的工钱,想想继续熬过去,我的稻田很快就有收益,我一点也不后悔。”谈起返乡创业的艰辛,黎书辉感慨不已。

承包农田,整合资金,申请贷款,黎书辉返乡创业,身边的朋友有支持,也有反对。返乡后,黎书辉也确实遭遇到不少困难。

2018年7月和8月期间,黎书辉承包的800亩水田要开始第二季的水稻插秧。只见秧苗已经逐渐茁壮,只待分插到田地了。往年这时候应该是雨季的时节,可偏偏那年却久旱不雨。眼看插秧的日子迫在眉睫,黎书辉等人只能将山边的水源尽量引流到田地,由于村委会没有应急水利设施,黎书辉只能等缓慢的水流将一片片田地灌满,直到800多亩的农田灌满水,已经花去十多天的时间。如此一来,就耽误了开耕的时节。

10月份,眼看着田地里的禾苗生长势头大好,生长进度也逐渐赶上预期,黎书辉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料,连续10多天的台风天和阴雨天,以及寒露风的提早到来,却让他的心情又一下跌落到了谷底。

10月份正是晚稻水稻配种的日子,在影响配种的所有因素中,最难控制的是天气。配种的日子一定不能下雨,阴雨天水稻不开花,授粉就无从谈起。“减产已经是在所难免,只希望不要颗粒无收就好。”一时间,黎书辉无法想象,如果真的面临绝收,该如何打算。

好在,10月下旬,天气渐渐开始放晴,黎书辉的一部分水稻得以正常生长。最后,黎书辉的田地仅得到了70%左右的收成。

“一是自身经验不足,二是水利设施不到位,三是资金不够充裕,农药、肥料有时不能及时补充。”黎书辉很快得出了教训。但是,他深知,要解决以上的难题凭借一己之力,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加大帮扶力度,给我们更多技术上的指导和政策帮扶。”即使创业艰辛,黎书辉对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曹成飞实习生吴基劲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李思靖

新闻推荐

清新联合举办首期“纳税人学堂”案例演示让你读懂“减税降费政策”

课后有学员向税局工作人员请教疑点难点。“假设出售不动产取得收入20万元,提供设计服务取得收入8万元,请问该季...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远老茶人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清新区石潭镇乡情合作社负责人黎书辉:回乡开荒种地 只“卖”本土特色)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