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0人的区二中,设置有一家师生服务部。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4月1日起,中小学校内的小卖部就真的取消了吗?”针对大家关注的焦点,3月25日记者前往清新区二中、区一小、四小等校区进行了走访。
记者留意到,鉴于目前尚未有省市的细化方案出台,现有校内小卖部并未受到影响,均处于正常营业状态。而本身没有小卖部的学校则着手进一步强化学生食品安全,同时联合职能部门,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进行重点监督和管理。
近5000人的初中设有1家小卖部,证照齐全,并公示健康证
下午放课后,清新区二中(何黄玉湘中学)校内的小卖部便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地点之一。两卡大小的铺位,却设置有三处结账通道,遇上高峰期时,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站立在店门口,负责维持现场秩序。
“92个班,近5000名学生的日常需求。”区二中副校长梁锦屏表示,虽然校内设置有饮水处,但小卖部的冰饮、功能性饮料仍然是不少学生的最爱。此外,甜品零嘴等副食也是热销品之一。几年前小卖部更名为“师生服务部”,这也说明除经营之外它还兼具服务的功能。据她介绍,“因课程需要,学校现有住宿生近700名,小卖部的存在,可以丰富住宿生的购物选择。”
在就近的结账通道处,小卖部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挂置在墙面的显眼位置,另有4张公示的健康证原件以及复印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里又不是饭堂,为什么要公示健康证的?”负责收银的阿姨用手指了指店内的4个人,强调“在学生集中的地方,不仅要求食品放心安全,售卖食品的工作人员也要放心安全,学校要求我们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
声音:小卖部去还是留?
学生:堵不如疏
关于小卖部的去留问题,学生们的看法更是呈现一边倒的趋势。八年级的黄同学表示,“对于一个5000人的大校区而言,配置少量的小卖部是合理的。”同行的禤同学则认为,学校采用封闭式管理,如果取消校内小卖部,学生们就只能“动脑筋”去校外想办法,之前就有同学通过北门的缝隙由校外购买、传递饮料的例子。“虽然后来被学校发现堵住了,但这也说明一刀切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堵不如疏。”
后勤:校内容易产生大量食品垃圾
一位负责后勤管理工作的老师表示,对比清新的小学和中学就能发现,因为小学早已取消校内小卖部,其校园环境更优,日常垃圾的清理压力要小的多。在保留校内小卖部的初级、高级中学,每日大量的食品垃圾是令人头疼的问题。
具体安全管理上,下课高峰期时,成百上千人涌入狭小的小卖部,如果缺乏专人管理,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区教育局:尚未接到省市的最新通知
日前,教育部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自2019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二十条显示: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过记者留意到,新规还有后半句,“确有需要设置的,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避免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小卖部的去留问题留有灵活的余地。
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未有省市的细化方案出台。具体如何执行尚不明确。
链接:小学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3月20日,清新区四小联合市场管理、太和派出所等单位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的商铺等场所进行检查整治,检查是否有违规无证摊点。整治活动中,尤其是对校园周边的饮食卫生、食品安全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在区一小,该校还组织校长、师生组成志愿者,对学生放学路上的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等进行劝导。罗老师表示,虽然校内没有小卖部,但校园周边的小卖部仍然是学生们重点光顾的地方。对于学校而言,一方面强化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另一方面组织志愿者在临近的路口竖起宣传旗,引导贪嘴的学生们“向路边摊说不!”
新闻推荐
道路硬底化,老房子穿上新衣,环境干净整洁,村庄这一年发生巨变。刘逢明要带领乡亲们奔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