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我孩子的奶奶。
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后辈对老人好是应该的,老人自己,如何做一位明智可爱的老人,却是不容易的事,而奶奶却是做得非常出色。她老人家谈吐、见识、思想,一点都不落伍,跟老人在一起,你还能感受到她的热力和感染力,还能感受到她的进步和向前的精神。这好比一株貌似枯老的树,某些地方分明还在不断冒出新芽,绽放绿意。这正是我要说说奶奶的原因。
奶奶生活方式好、心态好,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说“学习不止”,好像老人是个大知识分子似的,其实奶奶并没有上过学,按理说是文盲,可是奶奶一点都不“盲”,她不但能够完整阅读书报,有时家里晚辈碰到不认得的字还会请教奶奶这部“字典”呢。奶奶还非常关注国事民生。若问世间最近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奶奶全知。老人家如何知道得这么多?因为老人看电视,一看新闻二看新闻三还是看新闻。奶奶也有不看新闻的时候,那就是看碟,满满一大抽屉,都是些环保讲座、养生讲座、读书讲座等。奶奶读《弟子规》,并不会提到“国学”的高度,仅凭一腔朴素,她认为《弟子规》太有道理了,学了《弟子规》,会通达懂礼。奶奶得了这些精神养料,所以心态好,她的信条是,不计较,不惹是非,不贪婪,少欲望,所以,她守着清贫,简单快乐度日月。奶奶越来越自觉地吃素食了,为了健康,也是为了环保。
奶奶年轻时就有几分女汉子气概,做事风风火火,里里外外粗活细活一肩挑。女人的一辈子,越能干,也就越操心,越劳累。我也没少让奶奶操劳。最铭记在心的是那年带孩子去北京治病,孩子住院四个月。我们去的时候才十月份,北方的风就如刀子般刮起来了,从租住屋到医院有相当一段路程,我被风刮着,没出息地哭。我照顾了孩子一个月,考虑到要上班,奶奶便去接替我。后来的三个月,更是风雪大作,郊外的租住屋没有供暖,奶奶是如何熬过那些天寒地冻的日子的啊。这个感动和谢意,我一直没有对奶奶表白过,但每每想起,我都会心痛得掉眼泪。
晚上,我跟奶奶钻一个被窝筒,老人抱了抱我的脚,怕我冷。我也抱了抱老人的脚,摸摸奶奶腿上的肌肉依然紧实,这令我欣慰。老人跟我开起了“卧谈会”,天南地北地扯。不幸的是,我这次见过奶奶的几个月后,老人就去世了,享年83岁。奶奶嘱咐后人,不必铺张,不必搞仪式,不必占墓地,遗体捐献给湘雅医学院作为教学之用。如此通达贤明、无私无畏,能有多少老人做得到呢?奶奶在最后的时刻,都将她的慈爱奉献给社会和他人。奶奶的遗体捐献后,没有在哪个墓园竖碑建墓,每到清明节,后人们去长沙明阳山陵园红十字纪念广场的集体纪念碑上念念奶奶的名字——罗雪英。
新闻推荐
阳山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挂牌成立。(清远日报特约记者王媛婷摄)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王媛婷22日上午,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