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彭勇珍通讯员张斌修好的马路今天因修污水管开挖,明天因埋电缆开挖,再加上供水、天燃气管道工程作业,不少市区马路都被市民戏称“拉链路”。为减少管道修复施工道路开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清远市引进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成功修复79段问题污水管道。首次引进非开挖式技术修复污水管道
据了解,市水利局下属清远市供排水处理中心在2015年到2017年期间,对新城范围内的银泉路、凤翔大道、静福路、康乐路、连江路、滨江路、凤鸣路、鹿鸣路、半环北路等长度19.47公里的污水主干管网开展了CCTV(电视影像)检测,发现部分管道存在管道脱节、错口、渗漏、破裂、腐蚀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清远市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再加上此次需要修复的污水管网都处于市区重要交通要道上,道路交通负荷重,使得污水管网修复需进行多方协调,困难重重。但管道长期不修复,轻则污染地下水,重则导致道路塌陷交通瘫痪。
为减少管道修复施工道路开挖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市供排水处理中心引进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污水管道深埋地下,不用开挖如何来修复?这就不得不提到现在大城市普遍流行的一种破旧污水管道修复技术原位固化法(CIPP)。市供排水处理中心副主任刘彦颖解释到,将浸满遇热凝固树脂材料的毡制软管利用注水翻转的方法送入到已清洗干净的待修复管道中,并使其紧贴于管道内壁,通过热水加热使树脂在管道内固化,形成高强度内衬树脂新管。通俗一点讲就是在原管道内壁上重新上一层膜,从而实现对管道的修复。
2018年9月,清远市对各处破损管道开工修复,目前修复工作已完成,共原位修复管道存在局部管道脱节、错口、渗漏、破裂点等问题179处,其中采取非开挖式整段原位固化修复79段共2280.53米,并将严重缺陷管网非开挖修复后的相关成果编制入册,为日后排水管网养护、规划决策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
最大程度减小施工对市民出行影响
事实上,原位固化法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开始运用,我国一些大城市也早已运用此项技术,迄今为止是世界范围内最广泛使用的地下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清远直到2018年才正式引进,但在粤北山区仍属首个。
刘彦颖介绍,采用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对市民而言,最显而易见的一个好处是减少了道路开挖,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小了对市区交通的影响。“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并非完全不用挖,它需要一个作业孔,但相较于传统修复技术,大大减少了道路开挖的施工量。”
除此之外,刘彦颖介绍,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也是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的优点,以前需要半个月才能修复好的管道,采用新技术后,一个晚上就能够全部搞定。
除了非开挖式管道修复技术的运用,同样为了减少“拉链路”的产生,“综合管廊”施工技术也即将在清远市运用。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打破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
新闻推荐
广州地铁将承担广清城际等四条城际铁路运营管理 大湾区多城间将能一票通行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泽云报道:3月29日,广州地铁在其微信公众号中透露:广州地铁未来将承接广清城际铁路等四条城际铁路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