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清远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清远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中,共核实涉及“权健”关联的6家经营户,已经全部终止经营。
据了解,清远在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工作中,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119宗,案值29.44万元,罚没70.19万元。经过摸排,在清远市开展直销活动7家企业的服务网点34个;涉及直销企业的专营店(包括非许可在清远市经营的直销企业)83户,合计涉及直销企业市场主体共115户。
同时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管局通知要求,清远全面核实和了解清远范围内涉及“权健”关联主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依法处置。共核实涉及“权健”关联的经营户6家,上述经营户已经全部终止经营,并拆除所有“权健”招牌、收缴所有相关宣传资料、下架所有“权健”产品,注销或者变更所有含“权健”字号的营业执照。
知多D
“保健”市场九大套路
清远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保健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有九个常用套路。
这九个常用套路,将有效帮助消费者识别骗局,保护自身权益。大家赶快学起来。
套路一:免费礼品。保健品销售人员免费送礼品,如鸡蛋、大米、面、油、杯等,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推销人员大多通过发传单、免费发放礼品或者用保健品包盒、票据换礼品的方式,让老年人进入圈套。
套路二:假借公益。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假冒某某公益活动的名义,打着公益的幌子,吸引老年人来听普及健康知识的讲座,其实是为了推销产品做铺垫。
套路三:夸大承诺。一些保健品销售公司,往往无惧承诺,夸大承诺,虚假承诺,他们宣称的产品能治高血压降血脂,对胃、肝、肾好,还可以控制血糖……类似的保健品诈骗方式不断重演,最终引诱老人信以为真。
套路四:套取信息。无论通过什么途径来吸引老年人,一些保健品推销人员,往往要求他们详细填写住址、病史、电话等基本信息,同时趁机问问老人家里有没有老伴、几个孩子、身体怎么样,一方面拉近关系,另一方面套取更重要的值息,为后续销售保健品打下基础。
套路五:“专家”讲座。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邀请所谓的专家、医生到推销现场,宣称此专家对某些疾病有非常专业的治疗水平。譬如在某些大医院,光挂号费就要300元,然后利用老人对健康的迫切需求推销保健品。
套路六:“现身说法”。有些保健品销售人员安排老年人参加活动并上台分享。这些被安排好的老年人会说自己是本产品的会员。这个保健品效果确实好,成为会员还有各种优惠。其他老年人会因为这些现身说法的老年人是自己的邻居、同事、同一个小区的而上当,随之购买产品。
套路七:“亲情”服务。有些保健品推销人员经常家访。到老年人家里时提些水果、蔬菜,陪老人聊天,只要老人高兴,让他们买保健品不是问题。
套路八:免费旅游。有些保健品销售公司会以公司搞庆祝活动、回馈客户为名,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到了所谓的旅游地点,就关起门来进行保健品效果诱导。然后领老年人参观保健品生产车间(其实跟销售的保健品没有任何关系),让老年人认为自己看到的是真材实料。
套路九:非法集资。保健品销售公司以购买总公司股票,或某公司将要上市为名,宣称现在存钱或者购买股票,可以获得高额回报,譬如20%的年利息,引诱老年人大额投资、购买。这样的投资实际上有去无回。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新闻推荐
清明小长假将至,南方号清远矩阵共发布相关话题文章十余篇,从交通出行、天气、祭扫习俗等方面做预报导引。为抓住春天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