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路
市区将规划新型公交线6条,包括4条BRT线、1条有轨电车线和1条单轨电车线。近日,《清远市区公共汽车线网专项规划》经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未来市区将建设以新型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便捷、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4月2日《清远日报》)
透过《清远市区公共汽车线网专项规划》,我们不难看到,清远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便捷,更带动了人们绿色生活观念的改变。
在清远,公共交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市民出行的首选,这对于减轻交通压力和减少尾气排放,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几年,清远市公交事业发展从头至尾贯彻了“绿色出行,低碳交通”的理念,新能源公交车占比大幅提升,开启特色旅游公交……所有这些,与公交优先战略的有效实施是密不可分的。
一个基本共识是,只有公交实现足够安全、舒适与便捷,人们将之作为出行首选才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清远公共交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装备、设施等硬件应加强,管理、服务等软件也要跟上,这样才能让公交优先发挥出最大效能。一方面,车辆的增加、公交线路的设计、公交站点的设置和候车亭的建设,只要从细节上精耕细作,不断提高公交运行速度、运营效率和准点率,就能增强人们对公交优先的信心。因此,要按照城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速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公交线路、场站建设,不断补充、调整、优化运营线路,努力做到“道路建到哪,公交通到哪”,同时加快建设和完善公交专用道,持续改善公共交通的通达性和便捷性,真正让老百姓好乘车、乘好车。
另一方面,对于公交服务,老百姓的好评或者差评往往口耳相传,长久以往,同样也会影响出行的客观选择。优化公交软件管理和服务质量,是绕不过的当务之急。尤其要适应“互联网+”的新趋势,通过公交大数据让线路优化更精准、优质服务更高效。更为重要的是,置于“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之下,要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定制公交等个性化服务,更好地满足老百姓出行需求,从而让公交优先在城乡发展进程中“一路领先”。
一言以蔽之,把公交这个公共服务产品做得更好,让老百姓分享到更多的绿色出行红利,不仅需要政府尽到民生兜底的责任,还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活力,从而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的最佳结合点。
□徐剑锋
新闻推荐
清远农村综合改革中的明星村———阳山县杜步镇元江村。来自连山的“乡村新闻官”代表,黑山村支部书记雷健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