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示之后,广东文明网昨日公布《2019年上半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全省20人荣获2019年上半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称号,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水口学校学生陈带娣在列。
这是继去年清城区凤鸣小学五年级学生潘家琪入选广东“新时代好少年”之后,清远又一名少年获得该称号。
据了解,去年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中,清远在全国113个地级提名城市中位居第7名、全省排序第1名。其中以“新时代好少年”工作为例,清远去年共评出“新时代好少年”40名,其中潘家琪获评为广东省“新时代好少年”称号。上月底,清远也公示了2019年上半年清远市“新时代好少年”名单,入围少年共25名。其中陈带娣也正式入选2019年上半年广东“新时代好少年”。
好少年事迹
阳山县阳城镇水口学校学生陈带娣
小学始做志愿者服务时数1500小时
小学毕业后,家庭经济困难,几经波折,陈带娣才回到初中校园继续读书。这也让她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不向难题低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还先后获得“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2018年秋季学期历史、道德与法治科考试中取得第一名。2018年5月,酷爱阅读与写作的她成为了阳山诗社的社员,也是社员中为数不多的初中学生。
“我要用善良与身体力行让身边充满爱。”小学一年级开始,陈带娣一直跟随阳山县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冯路养,成为一名小小志愿者,参与了校内外的多场公益服务活动,如“建设校园服务活动”“探访孤寡老人关爱活动”“志愿者协会暖冬行动”“志愿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等。初步统计,她的志愿服务时数已经高达1500小时。
读初中后,她与山区的其他同学在镇上合租房子作为宿舍。三年来,她总是把门窗关好、把走廊上的灯关掉才最后一个走出宿舍。有一年夏天,宿舍的下水管堵塞,无法正常使用,异味难闻。为了省下找人疏通厕所的费用,她找来一根铁丝,半跪在厕所蹲池前忙碌,40多分钟后,满身湿透的她终于疏通成功。
学习上她也是真诚、热情,耐心地帮助其他同学。每逢有同学遇到不懂的问题或生病落下了功课,她总是耐心给他们讲解、补习。面对一些比较调皮的同学,她也带头和他们诚心交流,从他们身上寻找优点给予鼓励和赞扬,维护和增强班级团结进取的集体荣誉感。
清城区凤鸣小学学生潘家琪
藏书超千册杂志数十种改造小书屋知识乐分享
潘家琪今年11岁,是清城区凤鸣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受到父母的影响,潘家琪自幼养成阅读的习惯。
“四大名著刚看完,但《红楼梦》不是很能理解。”潘家琪说,每天他做完作业都会看书,除了老师指定的课外书目录,家里还为他订制了各类杂志和其他课外书。
“读书多了,不仅锻炼阅读能力,自己的理解能力也不断在提升。”对于潘家琪阅读广泛,班主任刘惠丹也表示赞赏。
由于学习成绩好,潘家琪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学霸”。刘惠丹介绍,每次数学课上的疑难问题,其他同学都答不上时,一般潘家琪都能作答,数学老师常常称他是“问不倒”。
目前潘家琪的藏书已经超过1000册,少儿类杂志数十种。这些书籍都是潘家琪的“珍宝”,但他也很乐意分享。去年,父亲潘俊把潘家琪的小书屋命名为“萌芽书屋”,每逢假期或周末下午4点到6点,都对潘家琪的小伙伴们开放。对此,潘家琪感到自豪:“潜移默化中我的小书屋已经带动起一大批阅读爱好者,在同学中和小伙伴中慢慢培养了爱阅读的好习惯。”
潘俊介绍,“有一次拎起潘家琪的书包发现怎么这么重,后来问他才知道,他装了很多书要拿去给班上的同学一起看。”潘俊很支持这种做法,每次都用单独的袋子帮忙将分享阅读的书本送去学校。
“他们几个喜欢看书的男同学,有时候都喜欢角色扮演,将书里的人物扮演得活灵活现。”刘惠丹说,班上会不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潘家琪每次都踊跃报名分享,除了讲心得、讲道理,还会用小品、相声、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去呈现。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刘洋
新闻推荐
95岁港籍老人回乡探亲突发消化道穿孔市中医院医护团队闯“雷区”精准施救
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变化多,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