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凤鸣路,两名市民同骑一台共享电动车,一人还背身而坐,存在安全隐患。
4月10日,滨江路,一台共享电动车被两名市民同时使用。
近日,小蜜电动车现身清远街头。近日,市区街头又多了“小黄车”,继上月出现的哈啰共享助力车后,小蜜共享助力车又出现在市区街头。记者走访发现,市民不文明骑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共享助力车相继出现
市民陈先生发现,自家楼下出现了一排黄黑相间的车子,以为是自行车,原来是共享助力车。
可以看到,该助力车外形和普通电动车差别不大,犹如“小蜜蜂”的造型颇为可爱。记者发现,该助力车需要下载APP才能使用。进入APP后,可以看到页面上出现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着不同的服务区域、还车区域、停车网点和禁行区域等。
其最低消费为2.5元(含4公里,20分钟,0.5元保险费),超出部分按0.4元/公里,0.15元/分钟计算,交押金取车,押金为199元,随时可退。之后点击界面左下角“解锁启动”,车辆发出“滴”声,车头表盘亮灯提示,即代表开锁成功。同时主界面最上方会显示电量及续航里程。车辆使用完毕后,将车辆停放还车区域并点击“立即还车”,确认结束计费。
记者走访发现,一个月前市区出现的哈啰共享助力车却消失了,也引起了市民的关注。此前,市区一批蓝色哈啰助力车进入清远,投放车辆300辆。哈啰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清远地区的助力车和单车已经撤走,助力车撤城是政策原因,后续会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再次进入。
不文明骑车现象屡屡发生
在小蜜APP的页面上,明显标注着“未满16岁禁止骑车”的告示,此外,其安全骑车指引上,也注明禁止用户载人骑行、禁止逆行、禁止单手骑车、禁止占用机动车道等提示。此外,从该车辆的设计来看,共享助力车只有容纳一人的座位,其后轮并不能承重任何物体。
此前,本报曾梳理清远市民使用共享单车不文明行为,其中包括扔到河中央,私自改装,变成“私家车”,加装私锁,据为己有,弃车荒野,拆卸零件,彻底肢解等等。而新出现的共享助力车同样难逃“厄运”。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市民并没有规范使用车辆,在滨江路和凤鸣路,有市民两人共乘一辆助力车,有的更是背靠背乘坐,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上下班骑电动车,不开车也就不用堵车,真的好方便。”已经连续试骑了两天上下班的市民“CL”表示,希望投放越来越多这样的共享电动车方便各位清远市民。他同时希望大家不要恶意损坏,“要方便你我他。”走访中发现,不少市民建议积极倡导文明出行,文明使用共享交通工具。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张彩霞曹成飞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邱炜民
新闻推荐
95岁港籍老人回乡探亲突发消化道穿孔市中医院医护团队闯“雷区”精准施救
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疾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变化多,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腹膜炎等并发症,对患者会造成严重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