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红茶种植面积大,茶园遍布英德市各乡镇,网上销售茶叶为广大茶农扩大了渠道。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内展示的农村各种农特产品。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楼的培训室,免费培训学员网上开店销售的基本流程。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在清远市火了多年的农村电商,农产品上行销售有限,仅仅沦为了农民的便利消费平台。如何让农村电商成为农民赚钱的平台,英德市方面在此进行了“破局”。近日,记者从英德市了解到,近三年来英德市通过完善政策支撑、构建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实现年均增速超110%。
农产品网络零售年均增速超110%
农村电商在英德有多火,从一组数据或许可以看出来。近三年来英德全市网络零售总额约为:2016年15亿元,2017年18亿元,2018年25亿元,电商零售额年均增速为29.45%。
但对于英德老百姓而言,下面一组数据或许更值得高兴。近三年英德全市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约为:2016年1.59亿元,2017年3亿元,2018年7亿元,年农产品网络零售年均增速为110.85%。
英德市电商办副主任宁丽芬表示,这说明英德老百姓通过电商平台越来越赚钱了,而不仅仅只是一个为消费提供便利的平台。
目前,英德市已形成“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大众创业”的农村电商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和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近年来,英德市先后承办或举办了清远市县域农村电子商务峰会、广东省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场会、2018年英德红茶互联网文化节、广东省兴农扶贫大会暨农村电商高峰论坛等多场农村电商相关盛会,全市农村电商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先后荣获广东县域电商创新县、粤北亿元淘宝县、广东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等殊荣。
构建电商服务体系全市共有241个基层电商服务站点
英德如何让农村电商平台从消费平台转变为赚钱的平台?宁丽芬表示,除了英德具有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等一些知名农产品品牌外,还与英德近年来不断完善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有关。
4月19日正午,西牛镇花田村农村淘宝服务站的“村小二”彭远兴顾不上休息,正在处理着手里30余张村民的网购订单。夏天来了,想要买空调的村民多了起来。一些村民家里种出的农产品即将出售,彭远兴也将相关信息发布到网上。
截止至3月底,英德全市像花田村农村淘宝服务站一样的基层电商服务站点,全市共有241个,实现全市各镇街全覆盖,市镇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已趋完善。“村一级的电商服务站点的服务基本上可以服务到最基层的农民。”宁丽芬说。
物流体系全覆盖也在推进中。英德依托中国邮政快递、顺丰速运、菜鸟物流、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构建从英德市区至23个乡镇的二段物流配送网络,实现物流快递全市24个镇(街)全覆盖。2016-2018年,英德全市电商快递件数年均增速为100.5%。2018年电商快递件数更是达2000万件,平均电商快递费已达2元5件以下。
全市累计5万余人接受电商培训
英德市电子商务产业园二楼培训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批学员前来参加电商培训。今年45岁的邝永久是今年参加培训的学员之一。“学习了网上开店的基本流程,图片拍摄等一些技术。”邝永久介绍说。
曾经是一名货车司机的邝永久,前年开始在家里承包了一些地,种下了十余亩的益肾子。2018年开始果实丰收,为了进一步开拓网上销售途径,邝永久特意报名来参加培训。
英德市电商办方面统计,全市累计举办电商培训班900多期,培训55460人次,带动9000多人成功就业。英德网商规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网商(含企业与个人)占全市注册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比例为38.5%。
英德方面还积极组织电商企业与种养殖专业户、合作社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农产品上行。英德市果康源专业合作社就是一家以推动农产品上行,带动和引导农户开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38户,带动农户种植作物500多亩。目前,合作社带动约120户480多人脱贫,户均增收3000元5年。
英德市电子商务协会及英德市茶业行业协会积极帮助电商企业对接物流、产品渠道资源,与全国茶叶社团组织沟通合作,提升英德红茶公众品牌知名度。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彭勇珍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
新闻推荐
4月15日,英德市召开十三届市委第七轮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会议要求,各巡察组全面审视被巡察党组织工作,着力发现落实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