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朱慧燕通讯员谢采容近日,佛冈县人民医院骨一科成功救治了一位91岁的左股骨颈骨折患者,虽然该患者已经高龄,但恢复良好,手术后第2天便可下地行走,令病人家属和医务人员都倍感欣慰。
摔倒后未及时作处理
据介绍,4月8日,患者黄婆婆走路时不慎摔倒,当时觉得左髋部疼痛,活动有障碍,不能站立行走,但未予特殊处理。两小时后,家属见患者症状无缓解,遂送往县人民医院门诊就诊。门诊进行X片检查时发现,婆婆左股骨颈骨折,门诊遂拟“左股骨颈骨折”收入骨一科住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经检查,黄婆婆属左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并高血压病,但心肺功能及其他化验检查结果基本正常。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并有高血压等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大,医生经认真评估并科室讨论后,认为可以手术。经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并获得他们同意,于4月12日对患者进行了“左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第2天便下地行走,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均非常满意。
对疼痛进行管理可促进康复
据县人医骨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勇华介绍,以前此类患者一般需要1-2周才能下地行走,为什么黄婆婆能如此快康复?与该科目前新开展的无痛病房建设项目有关。
该科室自今年1月份开始借鉴国内先进经验,探索建设骨科无痛病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无痛病房的理念以治疗疼痛为核心,在排除禁忌症的情况下,可适用于各种疼痛患者。疼痛也是骨科手术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很多患者因为术后疼痛不愿早期功能锻炼,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功能恢复。合理、有效的镇痛,可减轻或防止疼痛对身体和心理造成的一系列不利影响,促进了康复进程,明显加速了康复。因此,疼痛管理也是骨科病房管理的重要内容,成为评定医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忍”是认识误区
张勇华表示,很多人在受伤后或手术后疼痛时,不愿意使用止痛药物治疗,担心止痛药会引起胃肠损伤,或者会产生依赖性,导致成瘾等,只能采取忍的态度。这其实是认识误区。病房中,很多病人往往用坚强的意志强忍剧痛。而在临床上,医务人员也只是在患者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患者提出要求时才为他们进行镇痛处理,其实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如果疼痛严重,往往会造成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明显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
目前,给予患者无痛治疗已成为县人医院骨一科医务人员一种根本认识和习惯。无痛,是患者的权益,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张医生说,无痛病房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始,建立无痛医院才是最终目标。
新闻推荐
佛冈县成立禁毒志愿者协会。魏亚男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魏亚男通讯员/邝子鸣)“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重中之重。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