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进校园,老师学生舞台同比划。通讯员黄志坚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樊乾通讯员黄志坚李敏霞“同学们知道吗?粤语的常用语"啱嗮河车"正是源于粤曲的唱功。”4月22日,“戏曲进校园活动”走进清新区一中,百名师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赴一场传承千年的风雅之约。
目前,清新区在各大校园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推动戏曲、书法等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走进学校课堂,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行动实践“固本工程”。
“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
“戏曲表演中的行当有生、旦、净、丑之分;表演的四功有唱、念、做、打……”台上,老师时讲时唱时演;台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来自清远市民族歌舞团的叶德光和陈秋兰老师,来到清新区一中课堂,为百名师生现场讲解粤曲知识文化。
叶德光说,“粤曲的唱腔要合得上工尺谱,粤语的常用语"啱嗮河车"正是源于粤曲的唱功。”他从戏曲的历史、行当、动作、道具等内容进行讲解阐述示范。
陈秋兰则与学生们互动,根据设定不同的戏曲场景生动演绎不同人物角色的动作和语言。课堂上,两位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生动地展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
清新区一中的学生小谭参加活动后表示:“方寸舞台,背后是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就拿经典的粤曲来说,就在我们身边,可我们对它的了解还是太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更多的接触、理解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12场传统文化进校园圈粉师生过千人
过去一周,清新区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戏曲进校园活动。目前城区12间中小学校及职校开展活动12场,圈粉师生过千人。
除了传统戏曲,书法、家训等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也陆续走进学校课堂。4月中旬,清新区文联组织区书法家协会先后走进清新区一小、清新区职校等7所中小学校,开展了系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书法进校园活动,共300多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清新区文联介绍,“活动以书法形式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落到实处,引导未成年人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对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此外,清新区还在部分学校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如清新区一中邀请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赖光超,为高二的学生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的讲座,通过讲解《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内容以及真实的励志故事,为学生们注入精神文化动力。
新闻推荐
为复退军人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清新将规范完善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
禾云镇复退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向退役军人讲解创业贷款相关政策。贺欢摄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通讯员/黄继坤黄志坚吴静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