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沈艳莉通讯员清城组工宣昨日,记者从清城区委组织部获悉,《清城区“凤聚清城”人才引进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印发,根据《办法》,企业新引进正高级人才可获40万元补贴,大学生自主创业最高可获30万元补助,教育、医疗人才可按人才级别获补助。
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教育、医疗人才可按人才级别获补助
《办法》明确,清城区将加大对企业新引进且与用人单位签订有效合同,符合《清城区引进培养紧缺适用人才导向目录》需求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高级职称专技人才的补助力度,按“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由清城区财政分别给予正高职称人才补助40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人才补助30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或高技能人才补助15万元,分5年平均发放。
与此同时,建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对大学毕业生到清城区自主创业满3年,年税收5万元以上且带动5人以上就业的初创企业,在本办法实施有效期内每年给予该企业1万元的场地租金补助;对在人才引育、技术创新、项目研发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初创企业,经企业自主申报、专家实地查看、区人才办组织评审认定,从中评出2-3个优秀等级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的补助。
对新引进的教育人才,在合同有效期内,按“紧缺、适用”和“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由清城区财政给予专家人才补助:正高级职称教师45万元;省特级教师,或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万元;省级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或工作室主持人)15万元,分5年平均发放。
新引进的省级重点专业学科中青年专家,在合同有效期内,按“紧缺、适用”和“从优、从高、不重复”的原则,由清城区财政给予专家人才生活补助:正高级职称40万元,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0万,副高级职称20万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万元,取得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临床医生(简称“5+3”规培学员)10万元,分5年平均发放。
每年创建3到5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安排50万元保障区人才驿站建设运营
根据《办法》,清城区计划每年重点创建3到5个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基本覆盖全区重点行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由清城区人才办牵头组织专家评审,在年终对同意创建的工作室进行验收和绩效评价合格后,给予每个新入选的工作室一次性支持5万元;对推荐入选为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在省或市补助额度的基础上,按“从高不重复、一次性享受”的原则给予1:1配套补助。
此外,清城区将加大对人才驿站的支持力度,财政每年投入50万元配套经费,保障区人才驿站建设运营;依托区人才驿站,建立高层次人才联谊空间,每年组织1期在清城区工作且持有《清远市高级人才证》的高层次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交流活动。实施优秀企业精英培育工程,每年举办1-2期“企业精英”专题培训班,组织30名左右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外出学习培训与考察交流。
“引凤计划”人才项目可获40万元启动资金,新入选紧缺适用型人才可免费入驻人才公寓
《办法》明确,清城区将施“引凤计划”人才项目提升工程,每年面向全区扶持2-3个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实效性强的区级人才项目,每个项目给予40万元的启动资金,推动各街镇、区直单位、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打造特色人才品牌。对辖区入选中组部或省委、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的人才帮扶计划的项目进行配套扶持,由项目实施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提出,最高配套资金不超过项目补助金额的50%。
值得一提的是,清城区将建设20套左右的人才公寓,采取商业运作模式,与房地产集团联合开发建设配套齐全的高端人才社区。参照高层次人才入住市人才公寓的有关规定,按不重复的原则,对新入选为清城区紧缺适用型一至四类人才,除了安家费外,可免租入住不超过150平方米的住房;对新入选为我区紧缺适用型第五至第六类人才的,可免租入住不超过120平方米的住房。所租房屋免租3年,租金由清城区统筹解决。
新闻推荐
凤城街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把脉河长制工作将严厉打击涉河涉水违法犯罪行为
清远日报讯记者沈艳莉通讯员何智杰马文君22日下午,清城区凤城街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内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