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委员会召开“初稿”审稿会议。(清远日报特约记者王媛婷摄)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王媛婷4月24日,《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委员会召开“初稿”审稿会议,县四套班子领导余国平、廖敬华、张焕明、钟土城等参加会议。
《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分册,采用章、节、项、目四个层次,以编年体和记事体相结合形式,记述和反映阳山老区人民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发展和壮大历史,记述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历史贡献和地位作用,记载老区人民在创建革命根据地和武装斗争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注明英雄事迹和展现出来的崇高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肯定老区人民伟大贡献,总结老区建设发展经验,展示老区建设伟大成就。全书共9章37节,按照上限时间为1927年7月(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始),下限时间为2017年年底进行编纂,目前已编纂形成初稿。
县委书记、《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余国平指出,《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阳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通过记述阳山革命老区历史和现状,展示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建设的重视和支持、政策倾斜与实际投入;展示老区建设成就、发展与进步;展现革命老区精神风貌、历史贡献和地位作用;缅怀革命老区、革命先烈、革命前辈英雄事迹、崇高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启迪和鼓舞后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发扬革命传统。“纪念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建设好现在、开创更好未来。”余国平强调,要以编纂《阳山革命老区发展史》为契机,推动老区建设,不断扩大革命老区和老区精神的传播及社会影响力,让老区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余国平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主动作为,发挥作用,形成编纂工作合力,参与编纂的各相关单位要把握好编纂内容,时间节点,及时上报市指导小组和史志专家组审查。要做细做实做好,要本着对历史、对老区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初稿”完善工作,通过认真修改,反复推敲,努力争取“初稿”尽快通过审查定稿,努力争取成为精品,在确保质量前提下高标准完成编纂任务。
新闻推荐
“平安法治宣传‘大喇叭’项目”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 确保5月底前全县“大喇叭”常态化运作
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雷发清)阳山县“平安法治宣传"大喇叭"项目”建设工作现场会近日在大崀镇召开。阳山县委书记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