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城街道社区康园中心的学员正在进行训练。
日前,横石水镇、浛洸镇的社区康园中心相继开园启用,给当地残疾人及其家庭带去福音,同时也是英德市近年积极推进社区康园中心建设的成果。
据悉,作为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的社区康园中心建设项目,在全省各地陆续“落地开花”,不仅社区康园中心建起来,且管理也日渐专业化和规范化。这项重点工作在英德具体推进情况如何?记者近日走访一探究竟。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
探访20名学员一起快乐“成长”
2019年母亲节刚过,记者驱车来到位于英德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一楼的英城街道社区康园中心,刚踏入大门,迎面就看到十几名穿着绿色T恤的学员围着一张长桌子正在进行工疗康复活动,他们熟练地把手里的胶花按照既定的模板进行拆除和组装,不一会就完成了一框框“成品”。
“姐姐,早上好!”看到记者进门,这些学员纷纷抬头,并大声整齐地打招呼。在收到记者的回应后,他们又笑着低下头“干活”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记者经过学员身边,还能听到一些学员边干活边哼唱着《感恩的心》这首歌曲。
“他们每天都很开心,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据该康园中心主任凌常清介绍,英城街道社区康园中心建立于2011年,于2017年搬迁到市残疾人托养中心一楼,目前相对固定的学员有20名,均来自市区,他们在精神、智力或者肢体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2018年,英城街道社区康园中心成为清远地区社区康园中心建设的辐射点,并得到了省社区康园中心建设社工督导小组的专业化和规范化的督导服务。
凌常清说,康园中心是公益性的服务单位,只要符合条件的学员均可申请入园,通过评估后就可加入。目前,该康园中心设有居家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康复训练室、庇护工场等,旨在通过工疗、娱疗和农疗训练,帮助学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员工最开心就是看到他们融入社会
和凌常清一样,芳姨也是英城街道社区康园中心的老员工,从建园至今已在中心工作8个年头。在她眼里,这些学员就像是孩子,她看着这些“孩子”慢慢成长,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自己独立坐公交车,甚至能够参加工作自力更生。
“他们很多人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愿意和你说话交流,甚至害怕别人靠近。”芳姨说,面对这些学员,她会慢慢和他接触,耐心教其做事,让他们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
芳姨说,在康园中心,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特殊,所以很多学员都喜欢来这里,上课期间大家互相帮忙,共同学习,课后也会和家长一起互相交流。“有时放假时间长一点,学员们都会忍不住问我,芳姨什么时候可以回来呀。”芳姨笑着说。
通过训练,残疾人学员们学会了背诗、唱歌、跳舞、算数……芳姨和凌常清都表示,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他们经过康园中心的训练,能够融入社会,自力更生,努力生活。
“目前应该有四五个学员从这里走出去,并真正融入社会。”凌常清说,有一个女孩经过训练后,不仅自己开起了店铺做生意,还嫁人生了小孩,生活很幸福美满,还有一个男孩回到老家挖了鱼塘,养起了鱼,靠自己双手赚钱养家。
政策2018年实现覆盖到17镇街
据悉,建设社区康园中心是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重要举措。
“社区康园中心”是指建立在街道(乡镇)层级上的综合性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属于公益性、非营利性社会服务单位。旨在通过工(农)疗、娱疗等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手段,为社区内的成年精神病康复者、智力残疾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功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庇护性就业和康乐文体活动等服务,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使之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服务能够回归社会主流。
记者从英德市残联了解到,在2011年,英德就已建成英城街道、东华镇、石牯塘镇和桥头镇4个社区康园中心。2017年以来,英德加快社区康园中心建设项目,制定并印发相关工作方案,出台了《英德市镇(街)残疾人社区康园中心运营和基本服务规范》等三个配套性文件,进一步规范全市康园中心有序建设和规范运作。
2017年,英德完成了石灰铺镇、英红镇、黎溪三个社区康园中心新建工作。2018年,完成17个镇(街)社区康园中心新建开工工作,至此,提前实现了全市各镇(街)社区康园中心全覆盖。
计划打造一批示范性社区康园中心
社区康园中心建起来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怎么规范化运营的问题。对此,英德市残联一直在探索。
据英德市残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各镇(街)社区康园中心的规范化管理水平,2018年下半年,英德组织了有关负责人前往东莞市开展社区康园中心专业能力建设跟班培训学习,并通过广东省残疾人托养管理系统电子培训资料的学习,逐步提高各镇(街)社区康园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2019年初,召开全市社区康园中心工作会议,开展社区康园中心专业能力建设培训班,稳步提升社区康园中心专业能力建设。
目前,英德市已按规范运营的社区康园中心共17个,为社区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共345人提供各项康复训练、庇护性就业等服务,切实减轻了他们的家庭负担。“我们要求5月底前全市25个社区康园中心全部开园运营。”上述负责人表示。
另外,为促进社区康园中心的规范化管理,英德市残联正组织社区康园中心项目督查组开展社区康园中心督查工作,并计划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社区康园中心。“这将是今明两年我们残联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重点将省社区康园中心建设社工督导小组的专业化、规范化督导服务成效全面辐射到镇(街)社区康园中心。”该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日前,英德市浛洸镇社区康园中心正式开园,将提供残疾人基本托养服务,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据介绍,浛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