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扫黄打非”宣传进街镇、村居(社区)、学校,并实现100%覆盖率的基础上,后续增加的网吧、建有基层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景区,也做到100%全覆盖;增加公立医院“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创建,目前已完成横荷卫生服务中心示范点创建……
去年以来,清城区在全面深化推进“扫黄打非”工作时做到“三创新”:以组织保障为支点,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治理创新;以社会化管理为支点,推动“扫黄打非”基层工作创新;以信息化为支点,推动“扫黄打非”工作手段创新。
南方日报记者黄玉熹
通讯员李丽珍
工作治理创新建立十项机制纳入“九大建设”考核
去年,清城区建立包括联席会商制度、督导检查机制等在内的“扫黄打非”十项机制,建立了全区“扫黄打非”工作交流群,成员囊括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景区及各级“扫黄打非”成员单位,既方便了各单位信息的报送,也方便了纵向和横向之间的信息传达和沟通交流。清城区还制定《清远市清城区2018年“扫黄打非”工作方案》《清远市清城区“扫黄打非”工作考核考评办法》等相关制度文件,推动清城“扫黄打非”规范化标准化。
去年,清城区创新组织保障“大综管”模式,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党委(党组)党建工作责任制“五级联述联评联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九大建设”考核考评范围,实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长效。
基层工作创新
借力网格化监管力推示范点建设
清城区全面加强基层“扫黄打非”机构建设,要求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员和工作职责,并指导各镇(街)对辖区所有村居、社区“扫黄打非”工作站建设,指定和报备工作站信息员和义务监督员,增设“扫黄打非”举报投诉电话,确保举报渠道更加多样、有效。
清城区辖内8个镇、街已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范畴,纳入各社区综治网格员工作职责范围,配备综治网格员和网格手机,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实施网格化监管,形成“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使“扫黄打非”渗透社会的每一个“细胞”,这样“快速反应、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了基层队伍“观六路”“听八方”,发现“黄”“非”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群众拍手称快。
2018年以来,清城区大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建设,目前建有54个进基层示范点,并落实人员配置、办公场所,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切实加强“扫黄打非”工作,为清城全面实现“扫黄打非”进基层提供实践基础。
新闻推荐
清城区举办职工趣味运动会。(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通讯员邵雅莉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沈艳莉通讯员邵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