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社会环境,共建美好清城。去年以来,清城区“扫黄打非”工作以专项行动为抓手,密织基层网络,创新“大综管”模式,群防群治筑起“防火墙”。据悉,目前,清城区建有54个“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去年对书报刊市场、互联网、校园周边和KTV娱乐场所进行一系列集中整治,查处违法经营场所83家,收缴或查处存在问题文化产品272种6267份。
“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
“扫黄打非”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为此,清城区委、区政府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区重点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做出相关批示并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目前,清城区成立了“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商、督导检查、明查暗访、案件挂牌督办等“扫黄打非”十项机制。创新组织保障“大综管”模式,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党委(党组)党建工作责任制“五级联述联评联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九大建设”考核考评范围,实现了“扫黄打非”进基层常态长效。
与此同时,清城区8个镇、街已将“扫黄打非”工作纳入综治网格化管理范畴,纳入各社区综治网格员工作职责范围,配备综治网格员和网格手机,借助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区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良好格局,使“扫黄打非”渗透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基层队伍“观六路”“听八方”,发现“黄”、“非”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示范点进基层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文化环境
为更好地全面铺开“扫黄打非”有关工作,2018年以来,清城区大力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建设,目前建有54个进基层示范点,已经落实人员配置、办公场所,并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其中,洲心街被纳入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的评选范围,新北江小学、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被纳入广东省“扫黄打非”的评选范围。2018年10月12日,“扫黄打非”省际交叉检查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东省和清远市的有关领导到洲心启明社区和金鸡岩景区检查“扫黄打非”进基层及示范点创建情况,督查组对该区相关工作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在推进“扫黄打非”进校园工作过程中,结合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清城区专门为学生群体量身打造“扫黄打非”“护苗”行动,主题班会、绿书签、网络安全课、正版生活、绿色阅读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以丰富优秀文化产品供给的形式,有效引导学生自觉远离低俗、有害等文化产品,筑牢校园意识形态防线。
宣传教育方面,清城区拍摄完成“扫黄打非”宣传微电影,举办“扫黄打非”专场表演,将“扫黄打非”知识编排成具有鲜明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等送戏下乡。此外,该区还打造了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清城区凤城广场和石角镇抗洪纪念公园3个“扫黄打非”主题公园和宣传阵地面向市民开放,在车站、公园、景区、市场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滚动播放“扫黄打非”宣传标语,各镇(街)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向居民群众提供内容健康的正版图书,把农家书屋变成农村出版物服务网点和“扫黄打非”工作阵地,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文化环境。
狠抓五大专项行动规范整治文化市场
去年以来,清城区“扫黄打非”办联合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市公安清城分局、区工商局、区教育局、区民宗局和各镇(街)等相关职能部门,扎实开展“清源、净网、秋风、护苗、固边”五大专项行动,对辖区的书报刊市场、互联网、校园周边和KTV娱乐场所进行一系列集中整治。
据统计,2018年,全区共进行检查753次,检查经营场所1536家,其中,暗访检查83次,暗访经营场所103家;查处违法经营场所83家。收缴或查处存在问题的文化产品共272种,6267份。已立刑事案件4宗,刑事拘留5人。行政案件4宗,其中行政拘留3人,教育3人。处置案件3宗,成功对“全能神”“1801”专案展开收网,依法将涉案人员骆某芬送省法制学习班教育学习,对张某萍教育训诫处置。
其中,2018年11月9日-26日,针对辖区群众反映热烈、安全隐患严重的沐足+ktv新型娱乐场所,清城区“扫黄打非”办联同清远市文化综合执法大队和市公安局清城分局、区工商局等各相关成员单位和各镇(街)共出动人员180多人次、车辆30多车次,查处无证K歌沐足场所18家,对38套卡拉0K点歌系统服务器予以证据先行登记保存,责令该场所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通讯员李丽珍
新闻推荐
邱泽军率队调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 华南声谷启动区首期 预计10月投入使用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玉熹通讯员/罗欢)15日,清城区区长邱泽军率队到东城街道调研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等工作开展情况。调研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