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为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学习借鉴周边乡镇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颜值,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度,5月16日,阳城镇政府组织美丽乡村(新农村示范村)创建村党总支部书记和施工方共75人,到黎埠镇升平村、洞冠村参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阳城镇党委委员罗依珊、副镇长黄小茗、人大副主席张美珠参加了学习活动,黎埠镇副镇长叶明陪同。
在升平村村委会十二车村小组、瓦潭村小组、和平村小村,阳城学习团实地参观了美丽乡村建设情况,深入了解村庄的整体规划布局、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特色节点打造、土地整治整合、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做法,每到一处,该村党总支部书记就详细介绍他们在如何组织发动村民主动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开展筹工投劳、如何推进项目建设落地,让在场人员充分了解到了整个美丽乡村建设过程。
镇党委委员罗依珊表示,一是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理事会的积极性,发动村民筹工投劳共建美丽家园。二是要主动作为全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与镇乡村振兴办、施工方的交流沟通,及时发现和协调处理存在问题,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三是要周密部署推进土地整治整合,立足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在洞冠村委会瓦寮村小组,宽阔平坦的文体广场、别具特色的巷道硬底化、精心布置浓厚的文化氛围,都充分展现了村民和施工方超前的设计理念,充足的用工用料,高超的施工技术,令在场的人员都为之感叹。
罗依珊对施工方表示,一是要熟悉指标要求,严格对标美丽乡村创建标准,把握时间节点,按质按量按要求文明施工、安全施工。二是要坚决做到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加强与镇乡村振兴办的交流沟通。三是要加强与村委会的联系,乐于接受村民监督,及时化解存在问题,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推进。四是要用心用情用智建设,结合村庄实际和村民需要,因地制宜,既要创新打造特色亮点,又要留得住的乡愁,尽可能地保留或收藏村庄原有特色和具有历史价值的物品物件,让村民能够感觉得到,能看得到村庄以前的样子。
参观过程中,大家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认真学习可借鉴的经验和可操作的做法,不仅开阔了眼界,鼓舞了干劲,更为今后更好的创新工作思路、补齐自身短板提供了学习样板。学习团还实地参观了升平村委会江屋村莲子加工基地,据悉,该加工基地是采用“三变”模式运作,由宝盈种植专业合作社独立经营,48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村民的土地除了收取租金外,每年还享受固定分红。
■声音
阳城镇党委委员罗依珊: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习之旅”,让大家切切实实地感受美丽乡村应该怎么建,怎样才能建好,不仅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更让大家对美丽乡村有了新的认识和建设思路。对于加快推进我镇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高村村党总支部书记梁秀犬:
我最欣赏的是他们村民的热情度和参与度,村民一起集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巷道建设人性化,文化氛围个性化,管理维护长效化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水口村党总支部书记何土扬:
十二车村小组栅栏圈围,给我感触特别深,因地制宜,用红砖或者石头打造特色,不仅美观,而且耐用。同时,在特色节点打造方面,真的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升平村文体休闲活动场所,给人印象就是大气、舒服,眼前一亮的感觉。
水口村牛二自然村施工方潘亮:
瓦寮村小组巷道硬底化别具特色,避免了一律混泥土化,通过用鹅卵石、红砖等材料,用心打造,既避免了千篇一律,也符合实际需要,尤其是在斜坡设计上,做成平缓的梯级,方便了出入,尤其是老年人。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简单对照标准,用砖用泥堆砌而成,而是应该要贴合村民实际需要,多花心思去打造。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的通知》,近日阳山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