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盛开的爱》书封。
许小玲。
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龙华作协理事许小玲,继2008年出了第一本散文集《心灵的存折》后,新诗集《盛开的爱》近期出版。诗文游离在故乡(饶平)与异乡(深圳)之间,据许小玲介绍,诗集的6个篇章即6个节气,每个篇章都有着不同的寓意。爱是大多数人觉得俗气且难以开口的,而她认为,爱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元素,把对亲友的爱、对植物的爱、对生活的爱、对世间万物的爱编织成行,流动在字里行间,甚至怒放,让整本诗集里充溢着无处不在的温暖爱意。
高中时,许小玲就喜欢读席慕蓉、舒婷、汪国真等人的诗,1989年开始有诗集涂鸦。1992年,她写了题为《今夜》的一首小诗,发表在《蛇口工人》,许小玲至今还记得内容:今夜/梳我华发的沧桑/最终/只能在灯下/握我青春不老的笔/入诗。如今重新读来,许小玲觉得早年的诗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当年的发表给了她很大的信心,也燃起了对文学的热爱,并坚持至今。对比起以前的诗创作,许小玲觉得现在的诗少了那种情愁,更多的是真挚,由小爱转为大爱,将诗的美从表象延伸至内核。听从内心,不飘不浮,沉淀下来,认真地对待每一个字。
在《盛开的爱》里,整本诗集是用节气作为诗集的篇章,谈到节气与诗之间的牵引,许小玲说,一年24个节气,是对时令、气候、物候的认知,对每一个节气的命名也赋予了美的诗意。作为诗的篇章,许小玲选用了其中的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小满、夏至、秋分和冬至,而且其间分成的六季,有别于一年四季,让每一季都盈满诗意。“立春”里有生生不息之希望;“雨水”里有思念故乡人和物的热泪;“小满”里填满了生活的小幸运;“夏至”里是热烈饱满的爱;“秋分”是宁静而美好;“冬至”里有上升的温暖情感。
季节、植物和人物等,是许小玲作品中的主要创作元素,在她看来,世间万物,本来就如诗如画,她喜欢用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捕捉它们,用一颗温暖如春的心环抱它们。许小玲说自己是个收集者,专门捡拾平日里不经意不显眼的东西,加以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创作下来。一有触动就写。有时一气呵成也作小修改,有时是改了又改,甚至删去整句整节。写诗尽量做减法,减去多余的累赘的,哪怕只是删掉或改动一个字。许小玲一直在学习古人如何用字,如唐代诗人贾岛在“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间反复推敲,就是一好例子。
在《雨水》篇章里,城市与故乡的诗句触碰了许小玲的许多乡愁,无论走得多远,她依然觉得自己是潮汕人。虽然在故乡只生活了20年,入深户已有20年之久,但记忆中的村庄给了诗集创作很多的灵感:我愿做稻田里守夜的青蛙/田野给我家园/大地给我和风/只要一抬头/稻田间来来往往嚣张的害虫/变成深夜里美味的点心/我守住了/颗粒丰收的最后防线/等待收割,和勤劳的庄稼人——《守夜的青蛙》。许小玲对土地对庄稼有着无法割舍的感情。高中放学后,有位要好的女同学常骑自行车带她去田间遛弯,日落前的晚霞铺天盖地,映照在田园上,闻着或浓或淡刚喷洒在农作物上的农药味……这些美好画面至今让许小玲幸福回忆。
《秋分》篇章里有花前月下的柴米油盐,有写友情的《咖啡杯》,的写众生相的《万众生活村片段》,不管是家人、友人还是路人,在许小玲笔下都生动起来。她喜欢用心地阅读身边的人,觉得他们就是最好的诗篇。“有时候遇到美的事物,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美到令自己心痛,但觉不苦。”许小玲在写诗之前,心中首先装满了美好。她觉得这样的诗是干净明亮的。《万众生活村片段》是她在某个固定位置上,看着一个个陌生人从她面前走过,于是,许小玲便想用最朴素的素描,为他们留下最美的写真集。
许小玲创作喜欢从微弱细小处着眼,无论是乡愁还是城市生活,抑或游走甘坑小镇、英德等地,她把触动内心深处最真的情感记录下来,诗意生活,让爱延续。许小玲说,自己的诗是写给自然万物的。
龙华新闻记者 李秋妮(受访者供图)
■读诗感悟
把春天藏起来
——《盛开的爱》读后
李世琦
编排独特,诗分六季
似有人生成长阶段意义
诗如女孩的心灵
清纯,精巧,细腻
诗之题目,不拘一格
采自诗野的行间字里
口号概念,了无踪影
意象丰美,连贯密集
诗人曾生活在农村吧
乡愁像一条欢唱的小溪
能够把春天藏起来
我爱那一串优雅的排比
“写给母亲”,孝与爱表达
让春花重开,令人惊奇
无理而妙的自由回文
"我只能侧过身,爱你”
“整襟轻拂内心的微尘”
“赏莲人”没白淋细碎雨
“守夜的青蛙”十分可爱
为农夫奏一支天籁之曲
多好啊,“幸福的微光”
悲悯流淌于诗人笔底
(李世琦,1938年生,河北无极县人。1961年从内蒙古包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党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现为深圳长青诗社荣誉社长,坂田四季花城文学协会顾问。)
爱是灵魂深处的一场花开
刘桃德
喜欢读许小玲的诗,在她的作品里没有功利,她只是兴致盎然地写下来。这本诗集,她从2009年一直收集到2018年,从“立春”的好时光一直写到“冬至”的“每一粒尘埃都安静下来了”。她就是这样一个对生活有着极大热情,积极投入其间的潮汕女子。那种对生活的热爱从她的《水姜花的香,是清凉的》《为立春准备一个花槽》等,就可以一窥。
一切景语皆诗语。每一寸土地,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被诗人赋予诗性。因此,在她的作品里我读出了画的味道。所谓诗情画意,应该就是诗与画传递的最本质的审美体味。“一抬头,便撞见你粉嫩的脸颊/屋前屋后,竹舍茅屋,漫山遍野似地/每一个翠绿的山头都有了你的倩影/满树都是含苞待放,风轻轻一抚就盛开了。”
觉得这样的诗歌里深藏着画意,这样美丽的蓝塘村,她把更多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让我们去感悟。在作者的笔下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用心聆听,品味,就会找回自己的影子。诗人的率真与性情,反思与担当,在季节的深处流淌。
心安深处便是家。读小玲的诗歌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她真诚地歌唱自己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一事一物。不管是潮汕饶平,还是深圳龙华,都足以安放她那诗性的灵魂,那些文字也带着日常饭菜般升腾的温度和香味。
《在深圳,在南方》里品味“偶尔有思乡的泪/细密地浇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不懈地照看,守护/我说,应该让城市活起来/每一个游子的故乡,也城市起来”;在《万众生活村片段》里跟随她的笔触感慨“他用黝黑的肤色/展现他强壮的体力/在底层仓库里上货,下货……”,这种入骨入髓贴着生活去书写的句子,别有一种熨帖和温度,自有属于她特有的价值和诗歌的感染力度。
当然,小玲的诗歌里面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篇章。读完这本诗集,就像在异乡寻找到了故乡,可以安放心灵,可以享受诗意。这些升腾的文字,在读者的心中留下一片阳光和温暖,而这种对生活的热爱,是小玲灵魂深处的一场花开。
■许小玲的诗
为立春准备一个花槽
立春了
我该种下什么
才不辜负春?
像母亲那样
春光初照
到自己的菜园子里去
用锄头翻起沉默的黑土
叫醒万物
像父亲那样
青春作伴
到校园的讲台上去
用粉笔耕耘自己的人生
浇灌幼苗
我在西照的阳台上
为立春
准备一个盛装了泥土的花槽
种下
故乡和异乡
新闻推荐
本届荷花节期间,将相继推出万人热气球婚礼等活动。三百亩荷塘里,荷花竞相绽放。又到一年荷花飘香季,英德市九龙峰林小镇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