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李碧瑶郭文豪)日前,英德市召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并通过《英德市2019年扶贫工作要点》《关于调整英德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等,并研究部署该市脱贫攻坚工作。
逾4.1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
近年来,英德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清远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截至目前,全市共计有超过4.1万相对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标准,占贫困人口总数的95.71%,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219.49元,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916.93元。在2018年度省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英德代表清远市接受考核,成绩位于全省前列,而在清远市级扶贫开发成效考核中,英德取得全清远第二名。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各镇街、各部门特别是全体扶贫干部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英德市委书记吴耿淡在会上表示,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成果、扩大战果、强化效果的关键一年。从去年省、清远市考核发现的问题来看,英德仍有1800多名贫困人口未达到“八有”脱贫标准,脱贫攻坚还存在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产业造血功能不足、扶贫资金使用不够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接下来,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和决心,始终保持攻坚态势,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抓好整改,同时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效。
补齐“四个短板”
全面提高脱贫攻坚质量
吴耿淡认为,具体而言,是要补齐四个“短板”。加快推进特色扶贫产业发展,补齐持续增收短板。结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程,规划连片打造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引导贫困农民积极参与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项目,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格局;加快推进连樟村等重点区域扶贫产业规划建设,尽快建成70—100亩的现代产业园基地,真正把其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出来。同时,以打造英红九号、麻竹笋等名特优品牌为抓手,因地制宜扩大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二、三产业,努力打造扶贫产品品牌;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扩大扶贫产业项目种养殖规模,主动向已有产业项目要“增量”。同时,以电商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做好产销对接,确保78个重点贫困村电商服务实现全覆盖,真正把电商助力脱贫攻坚的作用发挥出来。
“要补齐"精神"贫困短板”,吴耿淡强调,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技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彻底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变“输血”为“造血”。要认真研究、整合有效资源开展“志气扶贫”工程,通过政策宣讲引领、干部帮扶引路、致富典型引头等系列措施,发动贫困群众切实破除畏难情绪,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意识。同时,大力实施“文化扶贫”工程,通过建强文化活动阵地、举办民间赛事赛会等,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让贫困户既能“富口袋”又能“富脑袋”,既可“增收入”又可“增素质”;要增强贫困户致富奔康能力。结合碧桂园集团帮扶贫困户技能培训项目,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活动,动员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切实提升贫困群众种植、养殖和务工经商技能,学会独立自主的开展生产经营等,真正做到“培训一户、脱贫一户、致富一户”;要积极推广“1+N”的扶贫车间模式,扩大深化“百企扶百村”劳务协作,强化社会扶贫氛围,为贫困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吴耿淡表示,要补齐“基础”不牢短板。继续深入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工作,确保医疗、教育、住房保障全覆盖;同时,推动低保兜底政策与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街接,保障兜底金发放;要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作用,利用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帮助英德发展扶贫产业,促进扶贫的长效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扩大“百企扶百村”行动覆盖面,为稳定持续脱贫注入资源,提供更加灵活、有效的扶贫方式。
吴耿淡还提到,要补齐能力不足短板。以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积极探索抓党建扶贫与产业扶贫融合发展路子,把贫困村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村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突出需求和问题导向,不断提高扶贫干部政策落实和解决攻坚难题的能力;全面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的要求,着力整改扶贫领域会议多、材料多、填表多、检查多等问题,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提高扶贫实效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惩扶贫领域资金使用违纪违规行为。
新闻推荐
本届荷花节期间,将相继推出万人热气球婚礼等活动。三百亩荷塘里,荷花竞相绽放。又到一年荷花飘香季,英德市九龙峰林小镇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