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县人医的MRI工作状态。(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雷发清通讯员严明宇为进一步满足阳山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县人医于2018年9月引进东软64排128层螺旋CT和1.5T核磁共振设备,经过半年的试运行现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东软64排CT可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头颈部血管,肺血管,胸腹部血管,双下肢血管成像及全身各部位的扫描和三维重建,其扫描速度快、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小,较以往飞利浦6排螺旋CT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在冠状动脉、其它血管及全身大范围扫描及薄层三维重建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
东软1.5T核磁共振作为阳山县最先引进的磁共振设备,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手段,其在软组织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颈、腰椎病等疾病的检查中比CT更具有优势。
自新设备引进后,县人医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并使之成为常态。通过不断开展的特色技术,有效的提升了业务技术水平与综合服务能力。自试运行至今,已完成各类MRI检查1062例包括各部位平扫及增强检查、头颈部血管平扫MRA、泌尿系MRU及胰胆管MRCP等;64排螺旋CT已完成冠脉CTA、头颈部CTA、肺动脉CTA、下肢血管CTA、泌尿系CTU等过百例,技术日趋完善。弥补了阳山县的多项技术空白,分别推出CT医疗特色项目:常规头颈部、胸腹部、盆腔和四肢等常规扫描及增强检查;各部位CTA;泌尿系CTU;超低剂量CT肺癌筛查;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高分辨率CT三维成像。MRI特色项目:颅脑五官、腹部(肝、胆、胰、脾、肾、肾上腺及腹膜)、脊椎及四肢MRI检查。
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往往得益于先进设备的引进。在引进64排螺旋CT及1.5T磁共振后,放射科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不仅提高了科室对各种病情的准确诊断,改善了临床条件,也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为更大力度发挥新设备的资源优势,近两年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已派出多名专家到放射科驻点工作,每天进行病例会诊和专业教学,同时通过远程网络平台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放射科对接,参与其日常教学,在DR、CT及MRI新项目的操作及诊断方面给予指导,使科室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提供高质量服务和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是县人医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目标。”县人医有关领导表示,运用新设备整体提高了各科室的诊疗水平,县人医将以“一切方便患者就医”为己任,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同时缩短患者检查等候时间,做到DR、CT常规检查后2小时内出检查报告,磁共振常规检查后次日出检查报告。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王媛婷在即将迎来第10个“广东扶贫济困日”之际,6月24日上午,以“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