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连州 > 正文

42名全程参加长征的粤籍红军,其中一人出自连州 冯达飞:矢志革命的人民军队航空先驱

来源:南方日报 2019-07-02 06:45   http://www.kcqsx.com/


坐落在东陂镇达飞巷的冯达飞故居吸引不少游客到访。南方日报记者黄津摄

冯达飞。

冯达飞在抗日军政大学(左起第四)。

资料图片

连州正加快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冯达飞”这一红色招牌。图为“冯达飞将军纪念馆”。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摄

冯伟贞在父亲冯达飞雕像前留影。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摄

仲夏六月,77岁的冯伟贞携女儿、女婿和外孙回到了故乡连州市东陂镇。老人走过痕迹斑驳的青石板街,转入达飞巷,一块醒目的“光荣之家”牌匾映入眼帘。

这是冯达飞的故居。“当年,父亲冯达飞邀请张云逸、李明瑞等首长来家里吃饭,就是在故居这个厅里。”冯伟贞在这里度过了18年的青春时光,说的粤语透着浓浓的东陂乡音。

这是一座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老屋,泛青的砖墙、高高的屋檐,一束阳光从天井静谧地落下,仿佛在回溯屋主人那一段光辉岁月。

冯达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杰出将领、军事教育家、人民军队航空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广东党史有据可查的全程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42名粤籍红军之一。

在牺牲75年后,作为我党历史上首批飞行学员之一,冯达飞的名字于2017年11月3日被镌刻于人民空军英烈墙,并且排在名单的第一部分——“人民空军成立前”。

“广东航空有"两冯",都很了不起。一个是冯如,广东恩平人,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和飞行家,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冯达飞外孙女婿、连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乔国华自豪地说,另一个就是连州冯达飞了,“他是中共史上第一批学习飞行的人,我党我军自己培养的第一位红军飞行员,驾机参加过战斗,是人民军队的航空先驱。”

英雄已逝,浩气长存。冯达飞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以及他忠于理想信念、不懈奋斗、勇于牺牲的赤诚情怀一直在当地薪火相传,成为连州红色历史中的一面丰碑,激励着连州人在新时代奋发建设家乡。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陈爱华黄志超易兴华

弃文从武有大志黄埔军校首期生

6月21日15时许,东陂镇西溪中心学校三(2)班的学生在语文老师邓丽琼带领下,来到位于冯达飞故居旁的“冯达飞纪念馆”开展红色革命主题教育。

他们拿着笔和作文本,认真记录着冯达飞的生平事迹。“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作业——给家乡77年前牺牲的革命英雄冯达飞写一封信。”9岁的学生廖思婷说,她想写冯达飞刻苦学习和勇于奉献的精神,也会写上家乡这几年的喜人变化,以告慰先烈的英灵。

研究冯达飞多年的连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兆星介绍,冯达飞先后历任红七军第二纵队司令员、五十八团团长、红八军代理军长、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新二支队副司令等职,为加强我军建设、培训军政干部,浴血奋战、抗击日寇,作出了重大贡献。

冯达飞于1901年7月31日出生在东陂镇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冯洪晖在其出生前就已病逝,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几亩薄田维持,以至度日艰辛。

自幼聪颖的冯达飞,8岁时入读芝兰小学,写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供大家学习。1914年考入连县县立中学后,他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人传记,思想渐渐发生转变,渴望学好本领为国出力。

中学毕业后,冯达飞深感国家多难,毅然弃文习武,考入广东陆军测绘学校,毕业后转入粤军第一师在肇庆举办的西江讲武堂学习。翌年毕业,任粤军中尉军官。

1924年5月,受革命思想影响的冯达飞辞去军职,报考黄埔军校,编入第一期第四队。在校期间,他参加了“青年军人联合会”,开始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并于1924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期研究冯达飞事迹的乔国华认为,“青少年期间的这些经历,逐步奠定了冯达飞的学识、素养和思想。”

自古忠孝难两全远赴苏联学飞行

乔国华介绍,冯达飞原名冯洵,在苏联学习期间改名。

这要从1924年说起。“当年底,冯达飞从东征前线被抽调选送到孙中山创办的广东航空军事飞行学校学习飞行,我党高瞻远瞩,当时从黄埔军校选送了10位学生,其中有4位共产党员,冯达飞是其中之一,迈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蓝天航空的历史性步伐。”乔国华说。

冯达飞在校学习期间,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经受了空中实战锻炼,他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首批参加作战任务的飞行员之一。

1925年8月,冯达飞由国共两党选派到苏联莫斯科航空学校、苏联红军步兵学校学习,还先后在德国陆军大学将校组、意大利航空大学、基辅混成军官学校炮兵科等进修深造。

乔国华认为,从这些求学经历来看,冯达飞是我党我军当时进过军事院校最多的人,他既懂航空、步兵炮兵理论和技术,同时掌握了英、俄、德3门外语,后来又有指挥大兵团作战以及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能力,在我军高级指挥员中可以说极为罕见。

在外求学期间,冯达飞接到母亲病危的来信。一边是军务缠身,学习异常忙碌,一边是慈母病危、盼儿急归,素有“东陂孝子”之称的冯达飞心情沉重,陷入了“忠孝”难两全的境地。

他想起自己是革命军人,应以革命事业为重,便给家乡好友陈树勋写信:“自知罪大亦复何言,忠孝难两全,古今来志士之忍痛其可思议欤。”说明因革命需要,自己不能回家伺候母亲,请他“尽力维持,善为劝慰”母亲。

“不久,冯达飞接到母亲辞世的消息,他将自己的痛楚深埋心头,化悲痛为力量,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列主义著作,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达飞,寓意"矢志革命事业,飞达共产主义"。”乔国华说。

这些求学经历,为冯达飞日后培养我军军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百发百中神炮手百色起义立奇功

“在戎马一生中,冯达飞参加了众多战役,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在百色起义中,他受命带人抢修枪械,为百色起义立了头功。”乔国华介绍。

1927年11月,冯达飞遵照党的指示回到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1929年初,冯达飞接上级指示南下,参加广西的革命活动,筹划百色起义。

当时,广西省军械库被我军接管,库里虽有许多武器,但大部分已残缺不全。能否及时修理好这些武器,对起义成败关系重大。在这关键时刻,冯达飞领命抢修,带领一支20多人的队伍进入军械库。

凭着在黄埔军校和留学苏联时学到的过硬技术,冯达飞把残缺不全的枪炮全拆开来,互相调剂,进行统一装配。经过10多个昼夜奋战,终于赶在起义前夕抢修出20余挺重机枪、5门迫击炮和3门山炮,为百色起义立了头功。

12月11日,百色起义举行,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宣告诞生,冯达飞被任命为第二纵队第二营营长。敌人不甘心失败,于1930年3月以4个兵团进犯我右江根据地,纠集民团千余人重新占据了百色。红七军攻下贵州榕江县城后回师右江开展攻城作战,攻占了敌人许多据点,但是百色中心碉堡始终未能攻下,部队前进受阻。

此时,冯达飞冒着枪林弹雨匍匐爬向前沿,仔细观察,提出了山炮轰击方案。他命令把山炮抬到前沿阵地,亲自测距、校正、瞄准,以出色的火炮技术,用仅有的3发炮弹炸掉了碉堡。红七军的旗帜又一次高高飘扬在百色城头,冯达飞也因此被称为“百发百中的神炮手”。

回家乡宣传革命撒播下红色火种

在冯达飞故居厅里,还存放着一张古旧的四方桌。“当年,父亲就是在这宴请张云逸、李明瑞等首长吃饭。”冯伟贞说。

乔国华介绍,广西百色起义后,红七军从广西转战江西途中,经过冯达飞的故乡东陂镇。

在部队到来之前,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污蔑红军“杀人放火”,威胁居民“逃难”上山,因此当时镇内行人稀少。

为了揭穿敌人的无耻行径,冯达飞带头在家乡展开群众工作,他通过留家没出走的好友谭荣胜,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红军的宗旨,乡亲们由此豁然开朗,一传十、十传百,到了下午,出走的群众陆续回家,商店也纷纷开门营业。

“在东陂,冯达飞还邀请张云逸、李明瑞等军部首长到家里吃饭。”乔国华说,当时的菜肴东陂腊味受到了众人好评。现如今,东陂腊味已成当地助农致富的特色农产品,还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几天后,部队经星子镇直抵县城。在冯达飞的动员下,当地商会慷慨支持红七军4万大洋,充实了部队的给养。

在红军的影响下,连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如义盛祥盐铺子弟蔡湘等人加入了红军队伍。红七军还赠送坚持在朝天进行战斗的地下党员李兆甲等人步枪20多支,组成了游击队伍,壮大了革命力量。

驾驶飞机到苏区空军史上留传奇

红七军进入湘赣根据地以后,冯达飞先后被任命为湘赣军区河西教导队队长、湘赣军区参谋长、红军独立三师师长、红八军代理军长、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等职。

“在红四分校期间发生的一件事,让冯达飞成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乔国华介绍。

1932年4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攻克闽南重镇漳州,缴获国民党军阀张贞的两架飞机,其中一架受损严重不能使用,另外一架飞机是英制阿弗罗616“飞鸟”式教练机。

由于没有修理飞机的技术人员和飞行人员,红一军团致电中央军委在全军征询飞行员和机械师。

曾经学过飞行的冯达飞奉军委命令带人日夜兼程赶赴漳州检修飞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在当地能工巧匠的协助下终于把飞机修复。

随着战争形势变化,冯达飞奉军委命令,驾驶飞机回瑞金。没有航空炸弹,他就把迫击炮弹绑起来挂在炸弹架上,还装上几捆传单。在没有导航和飞行路线图的情况下,他仅靠个人技术和对党的无限忠诚,毅然从漳州驾机飞越高山峻岭,向红都瑞金飞去。

当冯达飞驾驶飞机飞越敌占区时,敌人以为是自己的飞机,有的抬头观望,有的打旗联系。冯达飞利用敌人的错觉,扔下迫击炮弹。

“尽管这些土炸弹威力不大,但那嗡嗡的飞机声和隆隆的炮弹声,把敌人吓得心惊胆战……纷纷惊呼:共军飞机骚扰,各地严加防范……”

乔国华自豪地说,“这是第一次由红军将领驾机远航,在条件非常艰苦的情况下,冯达飞创造的这个奇迹,在我军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这架飞机顺利飞回瑞金苏区,大大鼓舞了人心,被命名为“马克思号”。

1933年,冯达飞任国家政治保卫局飞机场建筑委员会工程建筑处处长,遵照指示,他协同欧阳毅将军,设计修建了瑞金苏区第一个飞机场。

文武双全多面手红色军事教育家

乔国华深情地说:“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文武双全的冯达飞历任红七军教导队队长、红军大学校长、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等职务,为我党我军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是一位出色的红色军事教育家。”

1930年11月,百色起义转战途中,红七军缩编,冯达飞改任红七军教导队队长,开始了他的军事教育生涯;到达井冈山后,曾任湘赣军区河西教导队队长,红军大学四分校校长;1934年10月,冯达飞参加长征,编入陈赓领导的干部团,任地方干部科科长,途中对地方干部进行军事培训,参加了娄山关、攻打遵义城等战役。

1935年6月,冯达飞任重新组建的红军大学炮兵科科长,1935年至1936年任陕北红军大学教员班教员,1937年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二、第四大队长。在延安期间,继《抗日游击战争的一般问题》后,冯达飞和郭化若、陈伯钧等合著《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问题》一书,1938年由解放出版社出版,丰富了我党我军的抗日游击战争军事理论。

1938年秋,冯达飞调往抗日前线,担任新四军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兼教育长,并担任新四军公开发行的刊物《抗敌》主编。冯达飞亲自给学员讲授军事战术课,带领学员到操场进行操练,并结合江南地区平原、丘陵、水网、村落多的特点进行授课。

从1938年至1941年1月,新四军教导总队培训军事干部4000多人,为前方部队输送了一批批军事干部。冯达飞为提高我军的军事素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0年12月,皖南战事趋紧,冯达飞担任新四军新二支队副司令员,率领新二支队参加了抗击日寇的泾县战役,这是新四军军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在该战役中,冯达飞指挥有度,命令部队集中迫击炮、山炮等火力,打得日军尸横遍野,伤亡惨重,取得了“泾县大捷”。

介绍完先辈冯达飞的军事教育生涯,乔国华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的光辉一生,对党忠诚的高贵品格,立志报国、心怀民众的忠诚情怀,攻坚克难、担当实干的优秀品质,一直激励着我们家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拒诱降坚贞不屈抛头颅狱中就义

1941年,“皖南事变”爆发,冯达飞在率部突围中受伤,后隐蔽在农民家里不幸被敌人发现遭到逮捕,囚禁在上饶集中营。

在狱中,冯达飞继续与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开设马列讲座,收了许多“学生”,大家尊敬地称他为“冯老师”。因此他又被敌人扣上罪名戴上两副铁镣。

由黄兆星撰写的《抗日名将冯达飞》文章中,记录了冯达飞被捕后的坚贞不屈:曾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得知这个红色分子是自己昔日的学生后,指使国民党三战区政治部主任邓文仪以黄埔同学的身份设宴接待冯达飞,进行软化、诱降,许以要职。

面对邓文仪,冯达飞义正词严地说:“我到过苏联,可见得我晓得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那么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番痛快淋漓的话,击破了蒋介石诱降的幻想,也表现了冯达飞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比忠诚。

在狱中,冯达飞经受种种酷刑,始终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拒不向敌人屈膝投降。1942年6月8日夜,冯达飞被害于上饶集中营雷公山麓,时年41岁。

1945年4月,在延安杨家岭召开的中共七大上,冯达飞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纵深

冯达飞名字

刻入空军英烈墙

2017年11月3日,冯达飞名字被镌刻在人民空军英烈墙,并且排在名单的第一部分——“人民空军成立前”。

由于冯达飞烈士牺牲较早,除了在连州市,外界一度对他了解不多。2016年,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宣讲团常务副团长、广州抗大校友会副会长耿海薪博士去连州考察精准扶贫时,了解到冯达飞的事迹,也由此引发了他的研究热情。

“冯达飞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批飞行员,必须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有着传奇色彩的革命先烈。”耿海薪说。

经他发起,由连州市委宣传部、广州新四军研究会、连州市人武部主办的“纪念建军90周年、新四军组建80周年暨冯达飞殉难75周年”系列活动,于2017年5月10日在连州举行,冯达飞的后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冯达飞战友后代齐聚连州,掀起了新一轮宣传、学习冯达飞精神的热潮。

张云逸大将之孙张晓龙在连州参观冯达飞故居后深有感触地说:“冯达飞是我军的杰出将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

开国中将莫文骅之子莫安临说,在父亲回忆中,冯达飞是一个“待人温文尔雅,打起仗来却是一个不怕流血、不怕牺牲的大丈夫,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希望冯达飞烈士的名字能够刻到空军英烈墙上,我们要让子孙后代记住冯达飞的名字。”人民空军首任副司令员常乾坤之子常砢说。

在新四军研究会、东北老航校研究会等大力帮助下,连州市委宣传部和党史研究室迅速搜集上报冯达飞的资料,空军政治工作部组织局接到函件后迅速进行核实,并报请空军党委同意,于2017年11月1日发文,决定将冯达飞烈士姓名增刻到空军英烈墙上。

解放军工程兵指挥学院原政委、开国少将刘毓标之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刘华苏将军回忆:“1939年我父亲曾在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冯达飞时任副总队长兼教育长。我们要进一步发掘、宣扬冯达飞烈士的英雄事绩和精神,使之成为教育、激励后人的宝贵财富。”

“连州是冯达飞的故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连州人因冯达飞而骄傲。长期以来,其英雄事迹深深铭刻在每一个连州人的心里。”连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谭丽说。

为纪念这位传奇英雄,连州把冯达飞的故里豆地坪改叫“达飞巷”,“冯达飞故居”也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建成的“冯达飞将军纪念馆”被列为武警广东省总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清远市国防教育基地、清远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广州新四军研究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有上万群众和学生前往参观、瞻仰。

目前,连州正加快挖掘红色资源、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擦亮“冯达飞”这一红色招牌。谭丽表示,今后连州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缅怀冯达飞为革命事业作出的卓越功勋,大力宣传他的光辉事迹,深入学习他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昔日刀口下救出小红军 今朝办“红军节”铭记历史

在连州市博物馆,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黄兆星策划了《光辉历程——连州人民革命史》主题展览,主要展出内容为连州籍革命和抗...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42名全程参加长征的粤籍红军,其中一人出自连州 冯达飞:矢志革命的人民军队航空先驱)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