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存久洞村将培智小学打造成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活动中心。
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存久洞村位于石角镇东南部,隶属石角镇黄花片区,是历史悠久的革命老区。近年来,存久洞村党支部以建立革命老区服务型党支部为抓手,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为民服务,大力挖掘独具本地特色的红色资源,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革命老区“鱼水”情深
1947年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挺进黄花,建立革命武装斗争的立足点和人民政权领导黄花人民进行革命斗争。黄花存久洞革命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带领下英勇抗战,坚定不移拥护党组织,全力支援部队增强战斗力,与党和部队一起同生死、共患难,为解放清、从、花、佛四县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党、军、民之间建立了浓厚的革命情感。
曾为解放战争时期粤、赣、湘边纵队某团团部的存久洞村,现在还分别存有一间原部队团部办公室和一间占地约100平方米的“培智小学”,是当时用于培养革命干部的场所。
1993年3月19日,黄花存久洞革命老区经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成为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根据地。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传承和发扬老区精神,延续党的优良作风,黄花存久洞革命老区在佛冈县委、石角镇委的指导和黄花党总支的推动下,大力挖掘独具本地特色的党史资源,加强革命史迹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利用老区培智小学打造成党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活动中心。
近年来,广州、清远等地高校及县内外一些基层党组织都分期分批组织学生、党员前往存久洞村进行参观学习。
2019年,经清远市委批准,石角镇存久洞红色村与佛冈县烈士陵园等11处革命遗址被确认为清远市第二批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今年,佛冈县号召县内各级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党史国史学习和党性教育,今年上半年已有40余批次党员群众前往黄花存久洞村参观学习。
“我们现在每天的接待活动有两三场,主要是向大家介绍黄花的革命历史,重温入党誓词、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存久洞村党支部书记陈月梅说。
实现为民服务常态化
陈月梅介绍,存久洞革命老区现有党员22名,村党支部结合党的群众路线,建立革命老区服务型党支部,实现为民服务常态化、长效化,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年来,石角黄花片区整合公共服务资源,耗资25万元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存久洞村“两委”干部依托黄花便民服务中心,热心为村民代办各种事项。
存久洞村党支部明确以为民办事为主要职责,以密切党群关系为目的,明确将劳动就业、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人口和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涉农补贴等涉及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类事项纳入服务范畴,按照能并则并、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的原则,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工作时限,建立首问责任、全程代办等制度,及时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让办事群众真正省心、省时、省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陈月梅组织村“两委”干部开展教育学习,力求打造成新型服务型党支部,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深入党员内心,让服务群众的意识外化于行。
在工作中,存久洞村党支部结合村实际,在2015年建立了村微信群,实行服务电话公开、服务承诺和服务事项和工作流程公开,让村民知道“找谁办、怎样办”,增强为民服务的透明度,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踏踏实实为村民办事。在推进土地整合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陈月梅多次带村干部不厌其烦地上村民家中做通思想工作,村民们见其态度诚恳,最终同意拿出自家的土地进行整合。
近年来,存久洞村党支部和村民理事会积极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带领村民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还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村内已大面积种上“大力牛”“金线莲”和近万棵鹰嘴蜜桃,通过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和红色文化传承。
本版统筹/程浩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钟盛祺6月25日上午,佛冈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蔡旭东到汤塘镇四九村开展“七·一”走访慰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