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创华(左一)正在给青年员工讲解新型低压户外刀闸的工作原理。清远日报记者张彩霞通讯员曾银凤摄“把用户的需求当作工作努力的方向,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清城供电局凤城供电所副所长林创华自2007年入职至今,一直从事配电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无论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一直以“严、细、实”的工作态度要求自己,林创华技术能手工作室自2014年成立后,带头的多个职创项目获得网、省公司多个奖项,现正大面积推广使用。截至2019年4月,共获得授权专利22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抓好核心业务,提升工作水平
凤城供电所主要负责清远市旧城区供电服务,是清远市供电人口最多的供电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对此,林创华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设备主人”管理责任,积极开展精细化巡视,严抓综合停电管理,重点管控“1小时”区域停电,完善配网设备停电计划的统筹机制,强化停电计划执行管控按照五星供电所创建标准,有效落实指标管控,有针对性开展星级供电所创建工作。凤城供电所获评广东电网公司四星供电所。
此外,他还带领同事们深入开展辖区配电网规划、普查修编工作,强化基建配网工程管控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环网接线方式,完善老城区电网架构设置,切实抓好项目质量管理工作。
技术创新获22件专利
林创华技术能手工作室于2014年3月由南方电网公司认定,以林创华为负责人的“新型户外低压刀闸”、“摘挂式刀闸”、“移动式负荷监测装置”等职创项目获得网、省公司多个奖项,现正大面积推广使用。依托工作室平台,截至2019年4月,共获得授权专利22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4件,外观专利7件,软件著作权1项。
其中,今年工作室发明了智能式电缆沟排水装置,技术创新工作又见成效。针对去年强降雨天气中发生严重内涝的清远市第三中学,在职创项目中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研究发明了该装置。并把智能式电缆沟排水装置运用到三中电房中,它相当于给线路巡检人员配上了“24小时监控器”与“通渠能手”。通过智能式电缆沟排水装置,它的监测探头在检测到电缆沟水位20cm、40cm、90cm时,分别会进行短信通知预警、启动抽水装置和通知人员前往现场停电三个档位设置,帮助运维人员准确掌握内涝情况,防患未然,提升线路、设备抵御降雨天气的能力,确保电网安全度汛。
不断培育人才增强员工队伍战斗力
工作室成立以后,不断发掘和培养优秀人才,其中1人升工程师,1人升高级工程师,1人升高级技师,2人升技师,不断努力打造成了一支队伍年轻、技能过硬的创新团队。创新项目获得“南方电网最具推广价值奖”、“南方电网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等多个奖项。工作室被清远市总工会授予“职工创新示范基地”称号。林创华个人,则在2013年获得广东电网公司“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获得记南方电网公司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获评清远市“技能先锋”称号;2019年获评清城供电局成立10周年十大突出贡献人物。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对林创华来说,无论是迎接哪种挑战,只要是能沉下去,能积极面对就能够接近成功。而对于同事和领导来说,林创华这些成就并非“天赋”,“他与所有的基层电力员工一样,只不过凭借着自己的意志,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完成着自己的工作职责。”,他团队的成员则说,“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不管能不能成功,他只有不断创新应用新技术减轻员工负担、并把事情做得更好的这种想法。”
面对拥有着无限可能的未来,林创华说,将秉持着“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信念,不忘初心地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让生活和工作朝着更幸福的方向去发展。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张彩霞
本版统筹: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
新闻推荐
清城区文广旅体局的李鸿斌是位80后作家。(资料图)清城区文广旅体局的李鸿斌,在25岁时完成一部长篇小说,获得了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