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镇大旭山景区一角。吉田镇(连山县府所在地)被满山青翠包围。森林环绕的吉田镇的一个小山村。“尝尝我们采摘的野青菜,纯天然无公害,保证你们吃了以后,下次来还吃。”7月3日中午11点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吉田镇三水村委会茶联村的云上瑶家农家乐,茶联村理事会成员、这家农家乐的老板赵世波用自己采摘的野菜制作的佳肴,正在招呼客人,客人们吃后赞不绝口。
保护好自然生态,大自然馈赠了人类很多的美味。赵世波说,这几年村民们的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曾经一度找不到的野菜又在满目青翠的森林中看到。“我的农家乐一年四季都有野菜供应,客人特别喜欢吃,品种多达15种。”他说,镇里创建省级森林小镇是好事,靠山吃山,“我们吃的就是原生态”。
山涧的布谷鸟、黄鹂、知了声,此起彼伏。在凉亭下围桌吃饭,客人们笑声不断。这只是吉田镇创建省级森林小镇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吉田镇依托该镇独特的自然山水和浓郁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实施森林小镇建设工程,具有林水、林山、林路、林树相依的城镇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2017年至今,连山县和吉田镇先后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创建省级森林小镇,计划再投资金近9000万元;目前,森林覆盖率86.82%,比指标要求高出26.82%;镇区绿化覆盖率为43.73%;古树名木保护率达到100%;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创建省级森林小镇的“吉田成效”正在凸显。
■重视
加大资金投入,全民参与
吉田镇位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境中部,县政府机关所在地,近年来,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小镇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吉田森林小镇建设规划(2017-2021年)》推进森林小镇建设各项工作。
吉田镇党委书记李付荣介绍,该镇创建森林小镇规划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15689公顷),下辖高莲、石溪、东风等10个村(居)委会,采取了加大资投入、全面参与等方式进行创建。
吉田镇协助县住建、旅游、林业等部门在吉田镇(县城)的以沿江路、滨江路为主要街道的“一河两岸”路段分别进行了少数民族特色工程改造一、二期工程,共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吉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韦承荣介绍,目前,计划再投入资金约8950万元,对鹿鸣东路、鹿鸣中路、上吉北路、金山路等路段,约12万平方米的外墙进行壮瑶建筑风格和元素的装饰。
此外,县城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对吉田镇的亮化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投入资金近200万元对城镇主要街道进行绿化、美化工程改造及10条内街小巷改造工程建设。去年投入350万元对该镇G323过境公路两旁进行绿化美化。吉田镇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对全镇的香椿、乌桕、红锥等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落实管护责任人。
加大河流治理。吉田镇副镇长林坚表示,自2017年推行“河长制”以来,该镇成立了督导小组和义务护河队,强化镇村级河长日常巡河机制,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重点对河道垃圾、漂浮物、非法采砂、黑臭水体及生活污水直排等现象,进行巡河整治。
吉田镇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统计,三年来在美丽乡村创建中共投入约2587万元。同时,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景点景区观赏性,分别对福安公园、大旭山景区、金峰山公园等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
全民积极参与创建工作,2017年在东风上台村成功举办该镇首届东风油菜花节。同年,吉田镇(县城)先后引入共享自行车、免费电动公交车等环保型交通工具,方便城镇居民出行、增强了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等;通过印制创建森林小镇宣传单、宣传品、签名承诺墙等,利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契机加大了森林小镇的宣传。
■走访:
群众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经过7月2日深夜的一场大雨,7月3日的连山空气格外新鲜,距离县城12公里左右的大旭山景区,风景宜人。走进去,流水潺潺,随处可见蝴蝶翩翩起舞,不时传来一声鸟鸣。
森林覆盖率高,在大旭山风景区山涧走动,树木遮天蔽日。跳进水中拍照,一股清凉透彻心扉。尽管头一天夜里雨势很大,但流淌的河水依旧清澈,清澈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有的树木枯了,碗口粗,却也不倒,借助它的养分,新的树苗已经开始在枯树根部疯长。
连山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王流军表示,吉田镇创建森林小镇工作开展后,景区工作人员可以明显感觉到,附近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没有人去砍树,这几年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景区每年夏季蝴蝶特别多,随处可以看到。”
距离大旭山景区不远的三水茶联村,这个拥有37户176人的小山村,村居却分布在10个地方,最集中的一个地方仅有4户人家,从一户人家到另一户人家最远的距离有两公里。
茶联村民已经感受到了创建森林小镇带来的收益。茶联村理事会成员、云上瑶家农家乐老板赵世波说,茶联村拥有林地面积4000多亩,创建森林小镇工作开始后,镇里加大了宣传,砍树的人少了,但收益似乎并未下降。
一亩林地种上的是杉木,砍伐期是15年,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亩林地的木材产值是3000到5000元,成本扣去一半,一亩地的利润是1500元到2500元,平均一亩林地一年的利润最多不到200元。
赵世波计算着上述的数字告诉记者,砍树并不划算。保护好了生态,大自然回馈给大家的远不止这个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茶联得到了印证。
赵世波在山林中采摘野菜,在云上瑶家一盘售价38元,比市场上购买的蔬菜高出10多元,客人喜欢吃,一年仅采摘野菜的产值就有五六万元,“村民采摘的野菜也送来,我每年支付野菜的费用超过了一万元。”
三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茶联村理事长赵代利表示,创建森林小镇需要所有村民共同参与,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村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保护好生态,才会保持好水土,保护好水土,也就保护好了大家生存的资源,无论是粮食,还是居住环境。”
■成效:
森林覆盖率86.82%,未来可期
<李付荣表示,对照《广东省森林小镇评价指标》,“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的12项通用指标和2项特色指标,吉田镇全部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评价指标要求。
数据显示,目前吉田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6.82%,比省级森林小镇指标要求高出26.82%。2017年至2018年更新造林3838.4公顷,更新造林面积占镇域面积的24.5%。镇区绿化覆盖率为43.73%;有休闲游憩旅游场所17个。全镇现有古树名木215株,保护率达到100%。
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吉田城镇核心区域环境更加美化。据统计,目前该镇镇区绿化覆盖面积145.18公顷,镇区绿化覆盖率43.73%。通过对辖区内的河流整治,全镇的河道景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浪潮,全镇的村居更加美丽宜居。2016年度东风岭尾村通过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市级验收。2017年度大旭大田冲村、理达村等14个自然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整洁村验收;同年,石溪佛子村通过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验收。各村按照“三清三拆三整治”方式,拆危旧房等480间9412平方米,绿化面积740平方米。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吉田镇提升了景点景区观赏性。2016年完成了福安古树森林公园园内及四周的林地补植套种工作。其中完成草地地坪约4000平方米、古树林阴生物约5000平方米,补充建设绿道约200米、补充建设水沟约300米……同时,大旭山景区升级改造工程完工。
2017年,吉田镇争取资金170多万元建设茶联特色村寨,目前已完成文化广场、凉亭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县林业部门共投入资金308.6万元,对县政府后背山花式步道的绿化升级改造,种植红叶碧桃115亩,9000株;映山红40亩,1.1万株。计划投入资金400万元,建设福安村、新庆村等2个绿美古树乡村。
“虽然我镇在推进森林小镇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广东省森林小镇的先进镇,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李付荣表示,下一步一定对照要求,改变薄弱环节,未来可期。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洪会强通讯员尹红叶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洪会强
新闻推荐
人大代表蒙聪恕。受访者供图“今年3月种的突尼斯软籽石榴明年可以采摘了,村里的旅游服务公司也运作起来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