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莫受耿
菜市场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和象征。记得1994年的罗村,只有旧城区的罗村市场。外滩和罗湖一带的居民要买菜,得穿过火车道走一段远路。当时对城市的管理不是太严格,于是在现在的罗湖市场附近的街道,就有了以街为市的现象。肉食蔬菜鱼档乱摆,肉档一张桌子,鱼档一只水箱一张杀鱼的桌子,而蔬菜就摆在地上。
25年间,处在珠三角腹地的南海,城市飞跃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商店鳞次栉比,人口不断扩张,一个又一个的菜市场也应运而生,慢慢取代了以街为市的现象。
在我现在居住的桂城,比较老的市场有桂园、桂花、南约、西约、东二、叠南、叠北等菜市场。2000年,我从罗村搬到桂城的时候,南海大道西面从海一路到海八路一带,除了有丽雅苑和金桂花园等两三个小区外,其他还是一片农田,没有菜市场。如今,这一带成了桂城中心区域,为了便民,在南一路的一头一尾就建有超益和乐庆两家规模较大的菜市场。我从家里出发,步行到乐庆市场,十分钟,步行到超益市场,十五分钟。
每天下班,我都经过中南批发市场,这里是南海最大的批发市场,各种肉类蔬菜生鲜家禽齐全,价格也相对便宜。从早上四五点开始,就有各种车辆从四面八方来采购,有批发和零售的。有几个卖菜和卖肉的档口是我经常光顾的,渐渐地,成了他们的老熟客了,就会按批发价格零售给我。
这些年,桂城对各个市场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改造,一次比一次规整,大大方便了买卖交易。菜市场分成几个区域,有水果区、蔬菜区、肉类区、生鲜区、日常杂货区。不断变化的菜市场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与小时候在连饭都吃不饱相比,现在的物质生活是多么的丰富!
桂城的菜市场越来越规范整齐,大大小小的超市也是数不胜数。信和、百佳、沃尔玛、吉之岛、大润发、好好多、好又多、宜家……无论哪家超市,各种商品都琳琅满目,珠宝首饰、日用品、化妆品、五金、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并且都专门设有蔬菜区、肉类区、水果区等,可以买到菜市场卖的各种食材。我家旁边的超市,出售的蔬菜不但新鲜,还有绿色环保的有机蔬菜,人们更喜欢到有地方停车又干净卫生的超市买菜。
除了大超市,现在的小区门口,也有不少专门卖水果或者蔬菜的小型超市。百果园、钱大妈、阳山蔬菜、六古蔬菜……全天开业,煮饭时才去买菜也不迟。这类果蔬店还特别干净、卫生、便利,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更注重饮食健康,因此这类果蔬店更受热捧。
生活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时光流逝、世易时移,辛勤的农民种菜、卖菜,丰富了菜篮子、米袋子,在菜米油盐酱醋、锅碗瓢盆交响乐的日子中走到今天。城市建设越来越规范,城市越来越干净,生活在南海,是多么的骄傲和幸福!
新闻推荐
阳山消防中队指战员对被困车内人员进行救援。(清远日报记者李作描摄)清远日报讯记者李作描通讯员王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