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雷发清“阳山,天下之穷处也。”这是1200多年前韩愈被贬任阳山县令时发出的感慨。穷山恶水,耳目闭塞,极其贫困落后……这是当时阳山的真实写照。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如今的阳山是“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中国绿色名县”“中国反季节蔬菜之乡”“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广东省旅游强县”。康庄大道连阡陌,致富坦途通八方。党的十八大以来,阳山县通过聚焦问题,完善机制,农村公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四好农村路”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记者从阳山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阳山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AAA级水平,乡镇建有客运站(含招呼站)、行政村通客车、建有候车亭均达100%。目前,全县建成农村公路3306.071公里,其中县道110.389公里,乡道2104.455公里,村道1091.227公里,初步形成“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路网格局。
1、多举措凝聚“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合力
为促使“四好农村路”建设落到实处,给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阳山县委、县政府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乡镇政府和相关单位的绩效评估、绿色发展指标和民生指标三个体系,强投入、抓建设、重养护、建机制,在县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随着路网结构的持续优化,养护管理的全面加强,运营质量显著提升,为阳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阳山县勇做探索先行者,努力打造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阳山实践样本,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惠民兴农、利民兴村,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抓手,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交通主办、乡镇主体、群众主人”的工作机制,制定了《阳山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措施,加强部门协作,整体联动,全面深入开展“四好农村路”建设各项工作。
此外,阳山通过制定爱路护路的乡(村)规民约,以电视广播、宣传展板、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农村公路相关法律法规和“四好农村路”建设意义,积极营造“四好农村路”创建的浓厚氛围,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为全县农村公路良好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增强农村公路建、管、护和运营新动能
阳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域旅游发展统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用足用活“四好农村路”关于用地、立项等政策,按照农村公路“项目包”要求,由县级交通公路部门统一打包做好前期工作;镇政府充分发挥熟悉当地镇情村况民意的优势,具体负责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和管理,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农村公路建设和监管。除了省、市补助资金外,阳山多渠道筹措县级配套资金。通过县财政补助、申报国家债券、争取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争取省定贫困村帮扶单位支持、整合涉农资金、一事一议、招商引资、民间资助等多种方式筹集解决,落实农村公路县级主体责任。同时广泛发动受益村民采用“四不补”方式(拆旧不补、让地不补、青苗不补、误工不补)落实农村公路建设用地,降低工程造价。近两年,阳山新改建农村公路456.81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646公里,改造危桥12座,新建独立桥梁1座。
建好公路后,关键是如何管护好。阳山始终把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作为关键,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保障机制。并通过健全农村公路发展长效机制,实行“路长制”,压实了县、镇、村主体责任,实现了“路网畅通、路面良好、路况安全、路景美丽、路规健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目标。
目前,全县13个乡镇都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159个行政村分别成立了护路队,农村公路管理人员达到200多人,基本实现了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全县农村公路管理法规基本健全,爱路护路乡(村)规民约制定率达到100%,群众爱路护路意识不断增强。
在管护好农村公路的同时,阳山积极探索如何运营好农村公路。据了解,阳山通过加快和完善乡镇客运站建设,积极发展农村客运线路,延伸通行政村自然村班线。截至2018年12月,全县13个乡镇客运站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提升。农村客运班线发展到12条,通校车线路59条,行政村通客车比例达100%。此外,阳山还逐步实现城乡客运和物流配送有机结合,基本建成覆盖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以乡镇和村电商服务中心为节点,实现了区域农村物流服务网络与干线物流网络的有效衔接,农村淘宝电商服务站已覆盖13个乡镇,联通近70个乡村物流服务点。
3、构建“农村公路+”模式
形成社会、生态、经济效益“三赢”格局
阳山县把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质增效作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主动仗和组合拳。通过构建“农村公路+”模式,促进形成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三赢”格局。推进“农村公路+精品旅游线路”便是其中一种模式。阳山县着力改善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的路网建设,紧紧围绕七条精品旅游线路的标准、规范和要求,强化路网基础,提升道路品位。
一名来自深圳的游客说,下了清连高速后,沿着盘山公路行驶,一路通畅,很快就到了神峰关景区。与其同来的一名游客说,进入阳山后,沿途景色非常优美,的确是“风景如画画不如”。
在推进“农村公路+全域文明”模式中,阳山县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建”为“我要建”,形成“我要管”“我要养”新风尚。村民主动酬工酬劳酬资、自觉让地让屋让苗,共建共养“美丽乡村路”,确保文明出行和交通安全得到保障,农村公路路域环境逐步实现“畅、安、舒、美”,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在推进“农村公路+精准扶贫”方面,阳山坚持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在农村公路建设、危桥改造等工程中向贫困村倾斜,优先补足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通过良好的农村公路网络将县城、乡镇各物流园、农业园区、建制村由点到面全部有机串联起来,实现县、镇、村三级的农村物流网络全覆盖,使农村物流成本大幅降低,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物流保障。阳山县的阳山鸡、梅花猪、东山腐竹、七拱米、各类瓜果蔬菜等阳山特产可直达珠三角市场。
秤架南木村一村干部告诉记者,路不好,发展就很难搞。以前村里路不好,村民种的养的都卖不出去,游客进不来。现在路修好了,乡亲们种的养的卖得好,游客也慕名而来,带旺了南木。“农村公路是我们的致富路、民心路、幸福路。”
阳山还推进“农村公路+现代农业产业”模式,完善的交通网络成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路,带动了七拱镇“七彩水稻公园”、小龙虾养殖基地、杨梅镇盈翠山庄、大崀镇百花山庄、黎埠镇千亩鹰嘴桃、小江镇旱地西洋菜、千亩银杏园、秤架瑶族乡天南峡葡萄园、八百米海拔小黄姜基地、江英鸡等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企业沿公路旁边搞种植及农庄,“四好农村路”成为乡村经济腾飞的新翅膀。
一货车司机说,去年,农村公路实现了窄路拓宽和路级提升,各园区的农副产品运输到县城和珠三角地区更方便了,园区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
新闻推荐
大崀镇利用赶集日开展禁毒宣传活动。(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县禁毒办7月25日,大崀镇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