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的生态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备受欢迎,图为九龙小镇。
英德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全国旅游休闲目的地。
英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以自然山水、森林生态为主,图为位于英西峰林核心地带的九龙小镇景区。
英德山水风光秀美,不仅有江河、峰林、峡谷、瀑布,还有温泉和溶洞等,图为老虎谷漂流景区。
7月31日,英德市召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动员大会,解读该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提出通过三年创建,在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旅游服务配套等方面下功夫,到2021年实现英德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旅游是重要的城市名片。作为一个县级市,英德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自然生态资源突出,特色乡村旅游倍受游客欢迎,近年来旅游人数和创收也逐年递增,旅游业已成为英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此时,英德顺势而为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可谓万事俱备,成果可期。
现状
旅游资源丰富产业发展迅速
英德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山川秀丽,人文荟萃。英德多山,英德富水,且自然风光种类丰富,以喀斯特地貌为典型,以自然山水、森林生态为主,囊括江河、峰林、峡谷、瀑布、温泉、溶洞、稀有生物等。
同时,英德还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米芾、苏东坡、张九龄、杨万里、文天祥等历代文人骚客在英德留下大量珍贵的诗词石刻,众乐亭、舍利塔、何公桥、文峰塔等遗址遗迹见证了古人在英德的游踪。
依托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近年来,英德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响“大英德、大北江、大森林、大乡村”的旅游名片,全力打造全国旅游休闲目的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英德旅游实现了快速增长。英德全市接待游客量由2015年的1006万人次上升到2018年的132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5年的57.6亿元上升到2018年的77亿元;2019年1-6月,英德市共接待游客622.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4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升7.3%和8.9%。
目前,英德正式开放的特色景区有20家,包括4家国家4A级景区和2家国家3A级景区。全市有酒店、宾馆、社会旅馆及民宿300多家,床位约17000多张,其中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2家,三星级1家)。旅行社13家,分社和营业网点14家。英德已连续四年获得“广东省县(市)域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荣誉称号。
亮点
生态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备受欢迎
英德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突出,游客在这里可以不仅可以欣赏到瑰丽的岩溶地貌、旖旎的峰林美景以及碧波万顷的水域风光,还能近距离感受美丽的茶园、特色的乡村、客家风土人情等。
依托“大英德、大北江、大森林、大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英德打造出一批丰富的旅游产品,如宝晶宫、洞天仙境、浈阳峡等景区,每到节假日,游客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如今,英德也已成为深受珠三角、港澳地区游客青睐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笔者梳理发现,英德近年来的生态旅游“成绩单”亮眼。积庆里茶园被评为“中国最美丽茶园”;黄花镇、石牯塘镇被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积庆里红茶谷、云水谣景区被广东省农业厅和广东省旅游局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锦潭小镇获评“高科技精品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特色小镇……
同时,英德注重特色乡村旅游打造,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民风民俗、特色饮食等优势,做好“旅游+农业”文章,精选试点,打造品牌,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早在2016年,英德市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和《英德市农家乐旅游星级评定标准及管理办法》,从政策和财政上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推动农家乐发展标准化。
目前,英红云水谣、黎溪铁溪小镇、九龙峰林小镇、石牯塘锦潭小镇、浛洸徐家庄等乡村旅游景区游人如织,正积极加快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英德市九龙小镇民宿获评广东最美民宿,九龙镇河头村、黎溪镇大围村获评清远市十大美丽旅游乡村。
计划
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基于上述种种优势,英德创建全域旅游“底气”十足。英德也成功入选第二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
英德市委书记吴耿淡在动员会上指出,英德市自然生态资源得天独厚,人文历史资源内涵丰富,区位交通优势突出,而且英德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庞大的珠三角客源市场,发展旅游产业潜力巨大,开展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我们要顺势而为,全力以赴加快推动全域旅游创建,真正把英德打造成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吴耿淡表示,简单来说,全域旅游就是把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形成全域规划、全景打造、全业培育、全民共享的格局,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英德要怎么创建?根据《英德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旅游发展全域化、旅游供给品质化、旅游治理规范化和旅游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力争通过三年创建,实现英德旅游高质量发展,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方案》明确,到2020年上半年,英德旅游体制机制、政策保障、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秩序与安全、品牌影响、资源与环境、创新示范得到明显提升,八项基本内容的各项指标达到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
到2021年,实现旅游供给产品全域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套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旅游成果全民共享,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旅游业就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旅游总收入大幅度提升;申报创建5A级景区1家,新增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3家以上;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小镇2个、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2家,打造一批精品民宿和自驾车营地。
结合英德目前旅游业蓬勃发展现状,通过三年时间,英德要实现上述目标并不难,甚至可以走得更远。吴耿淡也提出,全市上下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主动担当、真抓实干,进一步整合各方力量,积聚各类资源要素,争取创建为全省乃至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重点
完成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
下一步,如何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吴耿淡表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不是为了拿到一块牌子,而是要以创建工作为抓手,推进全市旅游产业全面提档升级。要着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通过推进全域旅游创建工作,加速将英德打造成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
事实上,英德旅游业发展虽然迅速,但仍存在景区布局分散、过夜游游客不多、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特色旅游产品不足等问题。不少旅游业内人士曾提出,英德旅游产品虽多,但是布局不够完善,产品也较为单一,对游客的整体吸引力不足。
发展旅游,规划要先行。为此,《方案》提到,要突出旅游规划统领,编制完成《英德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规划体系涵盖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和配套全域旅游专项规划等内容。
吴耿淡强调,要坚持把规划摆在创建工作首要位置,高起点、高标准完善全域旅游总体规划编制。要把全市作为统一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城市、景区、乡村旅游资源,既要做到“遍地开花”,又要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来规划旅游产品、项目和业态,避免“千景一面”,推动形成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协调发展的全域生态型旅游产业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英德将不断完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着力构建“一核、两轴、四区、多点”的旅游布局,即将英德城区打造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游客集散中心和旅游服务中心;构建“广乐高速旅游发展轴”和“汕昆高速旅游发展轴”两轴;构筑北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产业廊区(“山环水润”)、英西北石门台生态休闲运动区(“石来运转”)、英西峰林养生度假区(“峰生水起”)、英东客家民俗村落发展区(“古色客乡”)等四个特色旅游区。
难点
做好旅游服务配套文章
服务质量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如何做好服务配套文章,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努力让游客游得放心、舒心、开心,是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一大难点。
《方案》明确,要重点推进现代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成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旅游标志标识体系、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旅游行政服务体系等5大体系,为广大游客提供种类齐全、体系完备,规范标准、优质高效,便利惠民、安全舒适的现代化旅游公共服务。
其中,旅游交通建设显得尤为关键。交通是旅游业良性、高速发展的先决条件,但从目前英德旅游交通现状来看,景区标识不清晰、景区与主干道交通不畅、旅游交通网络不发达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英德将统一规范更新全市国道、省道、县道、乡村公路沿线旅游景区景点标牌标识;推进干线公路与景区公路连接线及相邻区域景区之间公路建设;破解景区“最后一公里”交通瓶颈;扶持建成一批游客集聚区、自驾游营地配套停车场;着力构建以乡村旅游巴士、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公共自行车、自驾车为互补的直通、迅捷旅游交通网络,实现旅游交通从“旅行”到“旅居”新模式转变等。
吴耿淡强调,要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实施全域旅游工程的重点之一加快建设。有关部门要尽快出台一个全市旅游景区交通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方案,切实解决旅游景区的交通路况及道路绿化问题;加快推进景区与主干道的连线道路建设,实现景区“小交通”和城区“大交通”的无缝衔接,打通景区之间旅游环线。
另外,在完善游客服务体系方面,认真研究、积极推动“智慧旅游”、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等游客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市镇一体的旅游集散体系和旅游咨询服务体系。
■建议
打造英西峰林发展共同体
“英德旅游的发展潜力和实力被严重低估!”广州大学旅游学院(中法旅游学院)院长张河清表示,英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如英德红茶、英石、英西峰林等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英德红茶,将茶产业与旅游发展进行了无缝对接,未来发展不可估量。
张河清提到,英西峰林很有特点,游客评价也较高,如果建设发展好,有望成为未来广东旅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广东全域旅游的核心亮点。他建议,要把英西峰林所在的黄花镇和九龙镇形成英西峰林发展共同体,让它们在英西峰林的品牌下实现新时代更强更好的发展。“这些都需要当地部门去做大量工作,破解一些发展瓶颈。”
他建议,英德旅游应以国家战略(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指引,以英姿勃发、德润天下的家国情怀为底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文旅IP为抓手;依托大好河山的底气、打造中国一流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志气、建成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的勇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构建全域共建共融共享的新气象和大格局,汇聚起英德全域旅游发展的磅礴力量。
■声音
探索创新“旅游+N”发展新模式
英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肖贞响表示,随着我国进入全民旅游、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个性化、体验式、高水平的旅游需求成为主流。
发展全域旅游,是国家对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英德开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正逢其时。
“诚然,要实现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参与,各行各业的全力配合。”
肖贞响认为,英德必须树立信心,迎难而上打好创建攻坚战,依托“大英德、大北江、大森林、大乡村”的自然生态和文化民俗资源,努力挖掘本地资源优势,探索创新“旅游+N”的旅游发展新模式,由浅旅游向深度旅游拓展延伸。同时,科学制定创建实施方案,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举全市之力扎实有序推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通过创建,做大做强英德的旅游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成为支柱产业和经济新引擎,全力推动英德的经济社会大发展!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通讯员市文广旅体局宣
新闻推荐
白灼笋冰镇朗沙笋拼秋葵粤菜师傅食在南海“从前人们出外采买全靠坐船,一碗鲜甜的朗沙笋粥就是劳累旅途中最大的安慰。”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