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王轶庶向观众介绍展览情况。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津通讯员/郭芸)一张照片,主角是肥胖的女子,周围的人群报以怪异的眼光。而该肥胖女子竟是摄影师本人:海利·莫里斯·卡菲罗!中国摄影师王轶庶在工作之余拍摄了很多难以“被捕捉”的画面,看上去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却又都是虚假的?
8月31日,连州摄影博物馆秋季展迎来开幕,本次秋季展推出了四个个展,一幅幅充满个人风格的照片让来自海内外的摄影爱好者驻足停留沉思。策展人及博物馆联合馆长段煜婷与弗朗索·萨瓦尔,参展艺术家海利·莫里斯·卡菲罗、赵谦、王轶庶,以及来自省内外的摄影艺术界嘉宾参加了开幕式。
进入一号展厅,已经习惯了大众审美标准的观众或许会困惑于每张作品中出现的同一个人物,以及她的肥胖身材。让人感到惊诧的是,这些照片的主角,正是美国摄影师海利·莫里斯·卡菲罗,观众的这种反应也恰好呼应了这个展览的名字《看得见的女人》。该展览所呈现的“等待观察者们”和“霸凌讲坛”两个项目,是海利针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对她的身材的真实反应进行创作的。当观众带着疑惑和惊诧看着海利的作品时,也在反观自己面对肥胖群体的反应,同时反思自己的身材标准究竟是从何习得的。
西班牙摄影师卢本·马丁·德·卢卡斯的作品“覆盖”了博物馆二楼的三个展厅,以《愚蠢的边界》为题,分别呈现了“愚蠢的边界”“微型共和国”“冰山国度”三个密切关联的项目。
博物馆的三楼展出的是中国摄影师赵谦和王轶庶的作品。赵谦的个展《一份实地指南》强烈地显示出一个年轻艺术家丰富的思考以及对创作语言的探索,展厅中出现了各种不同形态和媒介的作品。摄影师王轶庶则通过展览《烈日》重新梳理了他跨度15年的日常创作。王轶庶的作品看似容易进入,但是又以他独具特色的摄影语言将观众与画面中的日常场景拉开了距离。王轶庶长期游走在全国各地,在工作之余拍摄了很多难以“被捕捉”的画面。他的镜头就像是一个漫游在中国社会图景中的“取景框”,以其特有的目光去截取现实。
“连州摄影博物馆秋季展的四位摄影师,分别以各自擅长的图像创作方式回应了自身的境遇和观察,并提醒我们重新审视和观看曾经习以为常的标准和图像。”连州摄影博物馆联合馆长段煜婷介绍,当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以及人类在世界各地流动的自由度都已经突破了很多限制,无论是现实还是虚拟世界似乎都接近于畅通无阻的状态。在这种信息和身体都不断流动的环境下,实际上因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边界所引发的问题却从未在人类社会中消失。关于身份、边界等问题被频繁地提出来,同时也催生出越来越多形态丰富的图像。
新闻推荐
《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流通体系。改造提升农村流通基础设施,促进形成以乡镇为中心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扩大电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