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7月开始,清城区卫生健康局联合清城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对城区游泳场(馆)集中开展了“双随机”国家监督抽检。一共对城区64个游泳场(馆)进行了水质采样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游离性余氯、尿素、浑浊度、PH值、细菌总数、大肠杆菌6项指标。
这次抽查的结果不容乐观,在本次参与抽检的64家游泳场(馆),水质不达标的有32家,合格率只有50%。这意味着,清远市民在到泳池游泳的过程中,碰到水质不达标泳池的概率,也有50%。而水质不达标所带来的后果,除了影响游泳者的体验之外,还会导致一些疾病的传播。
比如此次水质抽检的6个项目中,“游离余氯”不达标的比例最高,有24家游泳场(馆)不合格,而“游离余氯”数值太高或太低都不行。太低了会导致水中产生细菌或微生物,严重者可能诱发介水传播如红眼病、皮肤病等疾病;过高可能对游泳者的口腔、呼吸道粘膜等造成影响,严重可能发生出血或过敏反应。
要想避免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依赖有关部门的检测和监管,对于水质不达标的泳池提出整改建议,拒不整改者进行相关的处罚,直到关闭泳池;另一方面,需要市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按照清城区卫生健康局以及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给出的建议,市民在到游泳池、游泳馆游泳之前,可以通过看证件、看水质、看水循环等方式,来自我鉴定泳池的水质是否合格、卫生,然后行使自己用脚投票的权利。
□陈立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走访清城区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现场还原各校“开学第一天”师生合唱歌曲向祖国“敬礼” 学校为学子发放种子播种“希望”
9月2日,在开学典礼上,锦兴小学师生代表举行了播种仪式,寓意播种梦想、播种希望。(清远日报记者邱炜民摄)锦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