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架村村委会。
■秤架瑶族乡秤架村移民新村村道建设工程。
■风雨廊桥。
■秤架瑶族乡秤架村大坑水利建设工程。
清远市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秤架村,是全乡人口最多的行政村,全村总面积43.16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746户3699人。截至2019年6月,秤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197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40户138人,低保户9户28人,一般贫困户31户110人。
在这些年的脱贫攻坚决战中,秤架村三年间共预脱贫88户198人,脱贫比例达99%,2018年秤架村的人均收入更是达到了13087.77元,而这些变化,与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对秤架村的精准结对帮扶工作是分不开的。
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阶段,记者日前采访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相关人员,详细了解他们在党组的高度重视和精心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在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如何让秤架村打下了预脱贫的坚实基础。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斌
■图片:受访者提供
@
党建扶贫夯实基层党组建设
党建工作是引领发展的“助推器”,要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把基层党组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以党建促扶贫。
秤架村党总支部下设三个党支部:英明联合党支部(英明、大坑)、牛尾坌联合党支部(牛尾坌、五三更、猪头岩、移民新村)和洋坑联合党支部(洋坑、干坑、江脚)。
党建促扶贫,由第一书记给全村党员作专题党课,号召全村党员认真抓好学习,积极发挥党支部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为秤架村的精准扶贫贡献力量。具体举措包括:一是认真抓学习教育,正确引导,村党支部不定期组织召开全体村干部会议,展开学习教育。“扶贫工作队已经先后组织村"两委"干部召开了130多场次的专门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和精准扶贫工作。”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告诉记者。
二是整合力量,共学共建。这三年多来,机关党办党支部、民族一处党支部、宗教二处党支部、研究院办公室党支部、民族所党支部,都曾先后到秤架村开展共学共建活动,通过召开学习座谈会、走访困难群众等围绕基层党支部建设、秤架村脱贫等问题群策群力、边学边改,推进党建工作和扶贫工作相结合,实现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明显增强、支部建设明显改善、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绩。
三是开展慰问困难党员活动,结合七一建党纪念活动,每年在七一期间分别对秤架村的10多名困难党员进行慰问,并为困难党员发放慰问金。
四是树立典型,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每年秤架村都要表扬一批优秀党员,有任劳任怨的基层干部党员,也有40年党龄的优秀老党员,更有张伟标同志一样的年轻党员;同时,树好党员责任牌,评选岗位之星,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驻秤架村扶贫工作队员表示。
五是加强党建基础建设,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便民服务平台,建好用好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园地,使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一处聚人气、聚人心的“联心”空间,成为党组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阵地。
据介绍,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今年还要以结合展开的“美丽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为契机,完善各支部会议室的建设工作。
产业扶贫助力乡村脱贫振兴
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有可持续稳定发展的收入来源是关键,因此,乡村振兴过程中,当地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的角色十分关键。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从2016年至2019年9月期间,共投入帮扶资金近900万元,帮助秤架村引入了光伏发电、小水电、农业产业发展、兴修农田水利、完善基础道路建设等项目,同时,教育扶贫、关爱和慰问贫困户等工作也同样稳步开展。
首先是光伏发电项目,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根据评估,按秤架村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人均9000元、人均3.5千瓦的标准,筹措资金125.1万元,由阳山县扶贫办统筹入股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2017年6月,秤架乡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2000亩光伏项目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截至2018年12月底,已经为秤架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78户530人平均增收3000元。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另筹措56万元资金,与广东天农公司合作,建设了2个现代化养殖的标准鸡舍,作为秤架村肉鸡养殖示范基地,出租给2户有意愿养鸡的贫困户为公司代养殖,由天农公司提供技术指导和负责保底回购,每年每户养殖户能够获得8万到9万元的收入;同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贫困户发展特色养殖产业。
此外,2个鸡舍每年还可以收取租金6万到8万元,作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的分红,贫困户每人每年可增收约500元。截至记者发稿时,两个鸡舍已出栏6万多只肉鸡,两名养殖户的户均收入约6万元,鸡舍租金收入6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实现分红500元。
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还连续三年为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发放鸡苗合计6080只,投入资金12万元,跟踪统计显示,每年贫困户户均可增收约3600元。
在增加村集体收入上,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投入100万元,由县扶贫办统筹入股水电站,年分红比8%。至2018年底,秤架村村委会增收16万元,有效保障了村委的日常办公和为民众公共服务的顺畅进行。今年8月,再投入50万元在秤架村建造“云山瑶家酿酒坊”,每年增收5万元,对口帮扶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安排贫困人口就业3人。
村容村貌的改善也是工作重点之一。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从道路、水利、饮用水、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入手,完成了全村道路硬底化,完善了英明村小组、大坑村小组的饮水工程,秤架村9个人口20户以上的村庄完成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规划,“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已全面完成,村容村貌“脏乱差”的情况得到有效治理。如今,英明村和干坑村被定为“县定精品旅游路线示范村”,围绕生态宜居示范村落的核心发展目标,下一步英明村将计划建设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干坑村则计划打造生态养生古树林公园,走“精品乡村游”路线规划。
新闻推荐
平凡而忙碌的身影,是独有的靓丽“警色”。(通讯员供图)供电人员坚守岗位。(通讯员供图)宁愿一身脏换来万家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