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山各乡镇全力打造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全县休闲旅游市场的升温器。图为黎埠梨花节。段灿王媛婷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段灿通讯员/卢志满张丽思陈斯铭)今年来,通过积极协调组织花都、阳山两地商会、协会开展招商引资考察和座谈会,阳山成功引进农业和旅游项目9个,计划总投资约10亿元。阳山方面相关人士表示,这与花都和阳山两地的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同时,也得益于近年来阳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着力构建“城有乡有、钱往乡投、人往乡游、物往城流、居往城走”的发展格局,全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在农旅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上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效。
据了解,近年来,阳山在农旅融合发展方面不断加速,先后获得“广东省林业生态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广东省旅游强县”“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等一系列荣誉。
农旅融合发展成绩喜人
阳山风光旖旎、美景醉人。今年国庆假日期间,阳山实现游客接待人数21.05万人次(其中一日游客16.84万人,过夜游客4.21万人),旅游总收入1.4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6%和21.14%,游客接待人数和收入再创新高。
旅游数据增长的背后,是阳山城乡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
目前,阳山已拥有AAAA级景区广东第一峰、3600多米的地心溶洞漂流景区神风关景区、露天彩色莲花音乐喷泉、明代古刹北山古寺、素有“广东小漓江”美誉的鱼水风景区等,正拟投资4.08亿元,全力连线成片打造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黎埠镇、秤架瑶族乡已成功创建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同时,近年来各乡镇全力打造的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如阳山岭背柚花节、黄坌古茶旅游文化节、黎埠梨花节、七拱淮山节等已成为阳山休闲旅游市场的升温器。
去年全年,阳山全县接待游客532.52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1.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6%和8.58%。阳山已成为珠三角和港澳地区游客青睐的“旅游休闲胜地”,并成功跨入“广东省旅游强县”行列。
农业产业发展方面,目前,阳山已构建形成“南果北菜”和“南粮北油”产业带,建成9个出口港澳蔬菜备案基地,成功创建3个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加工园,12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实现农超对接,年供应珠港澳优质蔬菜5万多吨。
全县涌现出江英鸡、七拱米、黎埠晶宝梨、杜步东山腐竹、广东第一峰云雾茶等一大批知名农产品,吸引一批省内外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落户阳山,建成优质稻、优质蔬菜、淮山、水果、油茶、茧桑、阳山鸡、生猪等十大特色种养基地。随着农业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及注册农产品商标数量也随之逐年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阳山鸡、淮山、西洋菜等6个产品已列入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阳山成为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突出,全县年出口港澳及东南亚蔬菜约6万多吨,产值1.8亿元,带动4000多户农户通过蔬菜产业实现增收。
着力做旺现代化农业
近期,在花都湖景酒店宴会厅内,近百家企业代表齐聚2019阳山(花都)农业和旅游招商推介会。这是花都和阳山两地携手,阳山向外界推介自己丰富农旅资源的一次精心展示。
当天的推介会通过农产品展览、招商宣传推介、项目交流对接等形式,全面展现阳山农旅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而厅内的展台上,阳山鸡、七拱米、西洋菜、广东第一峰云雾茶、无花果、溪黄草等绿色农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众人驻足品鉴。在名特优农产品体验区,众人体验试吃阳山绿色佳品后,连连点赞。
据了解,此次招商推介会涉及的旅游项目和农业项目丰富,旅游招商项目包括秤架南岭森林峡谷漂游项目、7条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精品旅游线路、十大农旅结合基地(农业公园)等;农业招商项目则包括无花果加工生产项目、西洋菜加工生产项目、淮山深加工项目、金银花深加工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项目、大果山楂深加工项目等。
会上,与会者针对各自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探讨交流,部分企业现场达成合作意向。
阳山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生态大区,阳山为农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所能腾出的空间远不止于此。目前,阳山县正大力推进强镇改革,其改革内容之一就是要着力做旺现代化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民宿经济、“互联网+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林下经济、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农综改工作亦正向纵深推进,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品种、优品质、改业态、促融合”为目标,通过农旅结合、深加工、文化创意融合等形式,加快建设一批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乡村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好生态、美味农品、善美人家“五美”同步发展。
与此同时,阳山加快推进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核心的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全县共建立“三变”改革试点66个,其中县级示范区25个,镇级示范区23个。推进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探索多种集体经济实现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各试点镇依据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资源优势、群众意愿等,科学制定并选择适合试点村发展的项目。目前,全县已推进项目43个,涉及种植、加工厂、田园综合体建设等项目,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新闻推荐
第二届阳驴登山徒步嘉年华南岭大裂谷线路启动近2000人挑战南岭大裂谷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陈斯铭通讯员吴文幸10月19日,阳山2019年广东名山登山大赛暨广东省第九届登山节南岭大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