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南瑶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生了喜人变化。
曾亮超摄
连南获评“2019中国最美县域”称号。曾亮超摄
在两轮扶贫“双到”工作中,连南完成“两不具备”地区4891户群众搬迁安置。黄津摄
10月23日上午,近3个月没下雨的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迎来了金秋喜雨。“久旱逢甘露,今天是个好日子。”50岁的城西村民钟明永说。
当天上午10时30分许,连南有史以来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鹿鸣小镇”在三江镇城西村鹿鸣关迎来奠基动工。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建成后能把连南生态和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鹿鸣小镇”的落户动工,是连南近年振兴发展加速的一个缩影。
连南瑶族自治县自1953年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支持下,经过全县18万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2018年,连南生产总值比1953年增长1334倍,工业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847倍,农业总产值比1953年增长24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63年增长200倍。
经过66年来的发展,连南绘就了一幅生态优越、民族团结、安居乐业的画卷,先后被评为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蚕丝之乡、中国瑶族刺绣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2019中国最美县域等殊荣。
辉煌巨变
旅游强县
瑶族风情成广东旅游品牌
盼望着、盼望着,连南2019年最盛大的民俗活动中国(连南)瑶族文化艺术节暨瑶族“盘王节·耍歌堂”将于11月9日至10日举行。
自2009年举办该活动以来,连南以其浓郁的瑶族风情、奇特的文化民俗、优渥的生态环境,每年吸引逾10万游客参加,不仅成为当地最闪亮的旅游金字名片,更是广东旅游界的一大盛事,备受珠三角游客青睐。
连南,一个灵山秀水和民族风情组合的神奇之地——不管是欣赏千年瑶寨、油岭古寨的瑶族歌舞,还是走进瑶乡看稻田养鱼、种桑养蚕等特色农业,不管是参观富有瑶族特色的城市建设,还是在百里瑶山中体验生态文化旅游,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连南的旅游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的巨变。
历史以来,连南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工业弱县,连南县委、县政府近年来从过去主打扶贫牌转变为打生态牌、旅游牌,聚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壮大。2018年,全县接待游客超30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9亿元,两项指标增长长期保持在10%以上,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如今,连南拥有按4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4间,旅行社4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中国传统村落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全县农(瑶)家乐80多家。
连南县委书记刘泽和介绍,作为清远唯一一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连南正加快创建步伐:推进千年瑶寨景区申报5A级景区和连南瑶族博物馆4A级景区巩固提升,加快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瑶颂·瑶族舞曲》实景演出等申报创建4A级景区工作,打造大古坳“云上梯田·鱼米瑶乡”、金坑瑶族特色小镇等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实现镇镇有3A以上景区目标。
尤值一提的是,总投资12亿元的“鹿鸣小镇”建设进展顺利,该项目包括精品商业、康养度假、特色酒店、茶山观光、农耕体验五大功能板块,建成后能把连南生态和民族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业兴富民
特色生态农业促增收
“举办"稻田鱼文化节"前,稻田鱼每斤20元,现在可卖到40元每斤。我今年养了五六亩稻田鱼,产量200多斤,收入翻了一番。”46岁的连南大坪镇大掌村邓五角四说,养稻田鱼能赚钱,还能吸引游客来,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
连南一直有稻田养鱼的传统,稻田鱼绿色环保,美味鲜甜,营养丰富。自2014年举办“稻田鱼文化节”以来,游客多了,稻田鱼价格涨了,养殖户收入随之大增,目前全县推广发展稻田养鱼面积近万亩,辐射带动数千农户致富增收。
连南稻田鱼不仅帮助像邓五角四这样的村民增收,更是打造出了一个走出大山的生态水产品牌。2017年10月,连南“稻田鱼文化节”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会展)”称号,属清远唯一。
发展“稻田鱼”,是连南致力推动“少而精、少而优”的有机高效特色农业,抢占珠三角高端市场的一个代表。
连南县长唐金文介绍,该县大力推动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深入实施“3+X”工程,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电商平台”项目,加快推进投资2.2亿元的稻鱼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有机米、稻鱼、茶叶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大力发展食用菌、兰花等产业生态项目,形成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着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大力实施“瑶菜师傅工程”“瑶绣作坊”等文化产业培育工程,开发推出了具有瑶族特色的茶具、餐具和“阿贵哥”“莎腰妹”表情包等文创产品。
特色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2018年,连南农业总产值比1953年现价增长24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63年现价增长200倍。
脱贫攻坚
贫困户奔小康拥有美丽家
连南瑶族自治县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集“老、少、边、山、穷”于一身,曾居广东省16个特困县之首。美在瑶山之风景,穷在瑶民之贫瘠,曾经,这一美一穷形成了连南两个最大的不和谐音,如何才能让诗画瑶山的群众幸福起来?
为此,连南深入贯彻落实“双到”扶贫新举措,特别是近年来按照相关部署,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各年度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连南贫困户中,有不少人居住在高寒山区。为了解决高寒山区群众脱贫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连南加快“移民扶贫”步伐。
前有三江河流,后枕巍巍青山,连南高寒山区移民村所处地点可谓风景秀丽;青红装饰的外墙,仿古的飞檐,瑶族元素的吊脚楼,让移民村更像商住小区,成为县城河畔的一道风景。
走进搬迁户唐金明的新家,宽敞明亮。在高寒山区移民政策惠及下,80平方米的新房仅需5万元。“如果是商品楼,我再奋斗10年也买不起。”唐金明说,他交付了5万元,便入住了80平方米的新楼房,比购买商品房节省了10多万元。
目前,连南已建成高寒山区移民新村、连水移民新村、红星移民新村、大古坳中站移民新村、牛头岭移民新村、金坑林农转型移民新村等,让贫困户拥有了自己的美丽家园。
产业致富是连南扎实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37岁的瑶族汉子唐亚三科,因缺乏资金和不懂市场,之前一家6口年收入不足万元。在帮扶单位帮助下,他种了20多亩桑树养起了蚕,还养了30多头猪,如今年收入超过10万元。
在两轮扶贫“双到”工作中,连南整合各类扶贫资金4.8亿多元,完成“两不具备”地区4891户群众搬迁安置和6115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造,全县65个省级贫困村、9206户贫困户32326人全部脱贫。
而在推动精准扶贫中,连南投入精准扶贫资金7357.6万元,大力发展食用菌、茶叶、稻田鱼、兰花等7类主导扶贫产业,建成特色产业扶贫项目23个。2016至2018年,有1855户5049人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27%降为0.19%。
美的蝶变
获评“2019中国最美县域”
今年5月,“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发布,广东有7个(市、区)入选,其中连南瑶族自治县榜上有名。连南何以能入选?
连南之美,在于其独特的瑶族文化。
近年通过深入挖掘和保护,连南瑶族文化事业发展亮点纷呈,特别是瑶族歌舞先后进入世博、走进亚运、走出国门表演,成为广东省对外文化交流的一大亮点。
同时,连南积极整理挖掘传统文化,精雕细琢打造了一系列文化精品。以连南民族歌舞、风土人情为题材的电影《旺都之恋》在全国公映,大型歌舞剧“瑶山那抹红”代表广东进京演出,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挖掘瑶族文化的内涵,连南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特色道路,力促文化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颇具特色的瑶族传统文化也使连南成为粤北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广东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
连南之美,在于其独特的瑶族风情。民族风情旅游已成为其最响亮的一个名片,是广东旅游的一个品牌。
近年连南成功举办了“开耕节”“尝新节”“开唱节”“玩坡节”“桑叶美食节”“稻田鱼文化节”等瑶族传统文化节庆活动,瑶族千人长鼓舞展演成功挑战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拥有“瑶族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瑶族婚俗”等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刺绣”“瑶银制作”等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连南之美,在于其优渥的生态资源。
连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林木绿化率81.86%,具备了绿色发展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目前连南境内有清连高速、二广高速,成功融入珠三角3小时生活圈。连南的清新空气、甘甜水源、有机农产品都成了珠三角人青睐的稀缺资源,上午在连南乡村采收的农产品,傍晚就可端上珠三角消费者的餐桌。
连南之美,在于其精致的城市韵味。
贯穿县城的三江河,是连南的母亲河。秋日暖阳,走在沿江河堤上,两岸绿意婆娑,河水碧绿清澈,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在散步,一些学生在静静地看书,还有几人在河堤上嬉闹,一派惬意。
而改革开放前,连南的县城被称为巴掌大的地方,县城仅有一条200多米的朝阳街,群众几乎“无街可逛”。
近年连南倡导城乡景区化的建设理念,把瑶族元素融入城乡建设中,彰显建筑个性,突出民族特色。如今,顺德文化广场、顺德大道、瑶山路步行街、瑶族风情长廊、团结大道、盘王路、青少年宫、一河两岸绿道碧道等一批市政工程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
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连南城区面积从“十五”期间的2.6平方公里增加到4.88平方公里,实现了“城市周围园林化”,形成“树木成林、花香四季”的城市美景。
见证观察
以生态为特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今年以来,中央和省、市不断释放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利好消息。特别是广东出台了《关于推动广东省民族地区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并即将颁布《广东省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条例》,为民族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政策和法规支撑。
作为全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连南在今后该如何把握这些发展机遇,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要立足生态功能区定位,紧紧围绕"生态与文化立县·全面高质量发展"目标,深入实施"149"发展布局,推动连南加快振兴发展。”刘泽和说。
他介绍,连南将抢抓省市扶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清一体化建设、广清对口帮扶等重大机遇,把连南生态发展区功能和少数民族地区优势叠加起来,强化发展合力,加快推动自治县脱贫奔小康。
主动加快入珠融湾步伐是重点。刘泽和说,连南要坚持以生态为特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坚持着眼全局、选准切口,瞄准大湾区庞大市场,立足连南生态发展区定位和资源禀赋,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局”,主动对接大湾区市场需求,以打造大湾区“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和“后花园”“康养地”“体验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与生态功能相适应的特色产业,进一步强化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瞄准大湾区产业分工转移,有针对性地引进大湾区农业、旅游业、食品加工业等方面的资金、人才和技术资源,合作共建文化、生态实验区和现代产业园,推动连南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提升。加快完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无缝对接大湾区消费需求,着力解决好农民最担心的市场销路问题。
扎实推进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和瑶排梯田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率先在全市全省探索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主题的自然保护体系;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撰文:黄津房靖洋唐丽清编辑统筹:甘韵矶
新闻推荐
云梯岭位于怀集县汶朗镇北部,东靠洽水罗岗村、北连洽水社背村、西接汶朗丰洞村,南壤汶朗汶塘洞,属海拔789.5米的高山顶(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