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河两岸,成为阳山绽放魅力的新窗口。(通讯员摄)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张丽思11月4日清晨,家住在阳山海逸华庭小区的陈伯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到附近的江滨公园晨练。这里空气清新、绿树环绕、宁静优雅,前来晨运的市民络绎不绝。“以前连江南岸杂草丛生,没什么绿化带,更没有其他的基础服务设施。现在连江河的水很清,景色也很美,成了广大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在陈伯眼里,他生活了几十年的这座城,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这背后,是阳山县奋力描绘天蓝、水碧、花红、路畅、景美新画卷,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更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充分体现。
近年来,阳山县委县政府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全面实施全域文明建设,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力促城乡融合发展。以县城扩容提质作为实施全域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启动一批县城扩容提质系列项目,力求有效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切实惠及民生。阳山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上提到,要高水平推进县城扩容提质文明创建,全面实施县城扩容提质项目建设工程,力争2019年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进一步提升县城建设水平、人口承载能力和容纳功能。
不断完善的城市建设,演绎着阳山这方土地生生不息的魅力。科学的规划布局,完善中的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升级的公共配套设施,以良好的交通网络体系、城市综合体,展现这座城蓬勃的发展之势。
完善功能让县城提速发展
基础设施是一座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支撑。阳山县突出抓好城市基础设施提标提质,深入实施市政道路贯通、内街小巷改造、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等重点工程,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切实提升县城的功能品质、环境品质、服务品质,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力。
县城扩容提质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分四期共132个项目实施,至今已有66个项目启动建设,开工率为50%,46个项目完工,开工项目的完工率为69.7%,取得了较好成效。
路畅民心顺。道路是城市的骨架,打造便捷畅通的道路系统是阳山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阳山县持续加快重点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联通了重要的次干路与支路,打通了一批“断截路”,疏通了一批交通堵点,着力改善交通环境,完善交通体系,提高通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极大改善城区居民的出行环境。
县城扩容提质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新建改建道路长度8165米,共包括8个子项目,分别为文塔路与贤令东路连接道路新建工程、国土局西侧市政道路新建工程、阳山大道南改造工程、工业大道南改造工程、北门路示范街提升工程、韩愈文化公园南侧进园道路工程、城南大道西路面改造工程、港湾式公交站和候车亭建设工程。
“阳山县城市政道路改造总体思路是改善交通功能、优化慢行空间、提高景观效果、优化综合管线系统。新建市政道路总体思路衔接周边已批用地、按规划要求定设计标准、衔接水利排水渠。”阳山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贯通断截路,联通重要的次干路与支路,构建合理的路网体系,进一步优化升级现有道路交通,提升道路交通的功能和品质,进一步合理配置并升级改造公共服务配套。
旧路换新颜。阳山县持之以恒地加大内街小巷改造力度,补足城市建设“短板”,把坑洼不平、泥泞路、脏乱差的内街小巷改造列为民生大事,切实解决市民“出行难”问题,完成了星月西二巷、教育路、花果山路等30条县城内街小巷改造,改造长度约5公里,改造面积约5.7万平方米。
今年县城将继续启动内街小巷改造工程,计划实施包括城南新村片区、星月片区、光明片区中的10条内街小巷改造,改造长度约800米,改造面积约7600平方米,项目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准备进行项目招标等相关工作。
阳山县持续实施内街小巷改造工程,将极大改变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出行条件,有力提升城市环境、城市品位和管理水平,切实改善广大市民群众的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以前花果山路是水泥路,坑坑洼洼,遇上雨天污水横流,环境较差,来回过往的车辆很多,声音也很大。”在花果山路附近小区居住的李大姐说,现在花果山路用沥青铺路,大大降低了噪音,而且还设置了人行便道,提升了市民出行安全保障,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舒心美好。
公共配套设施完善提升生活质量。阳山县城亮化提升工程、公园和门户节点景观提升工程、公共服务配套工程、公共交通设施工程等一批民生工程已陆续完工。
补齐市政公共设施短板,让城市更美更温暖。S260线金鸡山庄至水库桥人行道铺设工程、高速公路阳城段声屏障安装工程、阳山大桥桥底护栏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让城市管理更显人性化与温暖;思贤路等4个垃圾中转站设备更新、16间县城公厕的改造建设投入,使城市变得更干净整洁。
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让城市更绿更明亮。高速公路阳城段两侧2公里绿化花基设置,阳山大桥中华灯更换安装,文塔路、S260线阳青段路灯安装工程,韩愈北路路灯线路改造工程,城南大道路灯改造项目,影剧院、沿江路风景亭等亮化已完成,阳山大桥、韩愈大桥亮化基本完工,阳城大街亮化、连江大桥亮化完成50%,亮化工程预计今年11月底全部完工。县城人居环境不断得以美化绿化亮化。
建园惠民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和质感
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是展示一座城形象的有效名片。
在扩容提质中,阳山县紧紧围绕惠民生、增福祉、暖民心的服务理念,既有硬件的提升,也有软件的塑造。把山、水、花、树、韩愈文化等特色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不断加快县城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塑造了城市气质。
目前,已对市民开放的韩愈文化公园,占地11.4万平方米,对其进行了园建工程、绿化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公园以“景观式”纪念园模式展示韩愈的生平事迹、诗文著作,着重体现韩愈在阳山的事迹及政绩,是融合先贤纪念、旅游观光、休闲游乐、健身康体功能的综合型纪念公园。
“韩愈文化公园不但提升了我们县城宜居环境,保护和传承韩愈文化,更是我们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前来散步的何姨说,韩愈文化公园将人文景观和自然环境相结合,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让市民在休闲活动中受到启示,在艺术欣赏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彰显了县城提质的民生温度和城市质感。
投资约1.4亿元新建的江滨公园景观工程,则是阳山绽放魅力的新窗口。
江滨公园景观工程包括江滨公园、贤令湖公园、贤令山公园、文塔公园,总用地面积约143750平方米,建设规模为新增园路面积约23682平方米。
其中,江滨公园工程位于县城中心区域连江河南岸,起点于清连高速公路阳山出入口,溯连江河而上,途经碧桂园住宅区、阳山大桥、连江大桥,与韩愈文化公园、地质公园交汇,总长度5.21公里。以“一带四段八景”为框架,以连江南岸为线,打造人文与自然交融的滨水景观带,依托城市发展用地属性以及交通组织,结合现状要素,形成四大功能区段、8个多姿多彩的特色景点以及15个节点,是一个集休闲游憩、康体健身、人文展示、生态保育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园。
项目建成后将把连江一河两岸秀丽的山水风光、贤令山和文塔悠久的历史人文资源等融为一体,对修复滨水湿地生态系统,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全域旅游创建和阳山经济协调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打造城市生态圈,努力让各个片区的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逛公园,阳山县不断完善建设社区公园,逐步实现处处游园,步步景美的目标。
目前,阳山原水泥厂宿舍侧社区体育公园建成的运动广场、原收购组安置楼东侧社区公园建设的生态广场、山水城东侧闲置地社区公园建成的山水广场等5个社区公园已基本完工,进一步实现绿化景点以“点”带“线”,汇“线”成面,全面提升县城的景观品质,提升县城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格局,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扩容提质换新颜,秀美画卷次第开。我们坚信,阳山这座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魅力之城,必将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绽放更绚丽的色彩。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雷发清11月3日,2019年广东省名山登山大赛第九届登山节暨阳山第二届“阳驴”登山徒步嘉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