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记者张彩霞通讯员李佩娜记者从18日召开的全市基层减负便民工作推进现场会了解到,今年5月开始,市政府启动基层减负便民专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将阳山、连山列为试点县,重点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自启动试点工作以来,多部门紧紧围绕群众办事“四少一快”、基层干部“减负提效”,开展基层服务事项梳理优化、审批便利化改革,深化电子证照、数据共享服务应用,推行基层证明网上开具服务,实现群众办事申请表格少填,材料少交,办事少跑等工作。经过半年时间的运作,基层减负便民效果初现。
梳理基层政务服务事项
据了解,相关部门对基层现有办理事项做系统的“体检”,完成二个批次合计339个镇村事项梳理,选取阳山、连山试点先行。通过试点实施总结经验,归并整合形成全市标准化、规范化的镇村事项目录193项,让政务服务“更接地气”。
此外,还进一步梳理烦扰基层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收集和汇聚基层证明清单共136项,通过分析、对比保留42项,减少94项基层证明开具,精简比例为69.1%。此外,还选取21个镇村高频事项进一步优化梳理,优化范围包括了发放高龄老人补(津)贴、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等事项。
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和数据资源共享
针对垂直系统二次录入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将受理数据从统一申办受理平台同步至目标业务系统,快速个性化每个事项的业务表单,减少重复录入,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
同时,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等大数据技术在基层政务服务事项中的全景化应用,通过电子证照应用和数据资源共享,基层群众和干部实现少报材料61份(减少43%);少带证件40份(减少100%);少跑腿21次(减少88%)。如木材运输证核发,原需“只跑一次”到现在实现“零跑腿”,有效地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推广“指尖办”“自助办”推动服务24小时“不打烊”
目前,清远市建成开通“粤省事·清远”移动民生服务平台及少数民族特色服务专区,全市实名用户已超64万,可查询和办理520项高频服务事项,其中,社会保险参保证明、社会保险缴费证明2项证明事项在全省率先上线。同时,清远市自建的“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已在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大厅部署。此外,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清城、连山、连南政务服务大厅以及英德连樟村试点部署省政务服务一体机,一体机基本实现对7类现有自助终端机的业务功能全覆盖,实现“一机通办、立等可取、一次办成”。
新闻推荐
杨桃横截面呈五角星形状,被称为“星星果”。图:@视觉中国杨桃要挑青边红肉的,口感爽,甜,脆!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波摄更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