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镇今年新修的省道252线至芦洞路段。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钟盛祺通讯员邹桂玲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让人民富起来,是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最直观生动的体现。佛冈县石角镇以“道路跟着产业走,产业随着道路旺”为指导思想,建好路,穿好绿色产业“红线”,实施“美丽公路+农业产业”模式,着力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促进乡村经济振兴,改善人居环境,以务实的举措,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助力乡村振兴迈出更大的步伐。
加大投入,建好群众受惠的暖心路
今年以来,佛冈县石角镇总投入1500多万元,其中镇配套投入338.82万元,用于农村道路建设。新增改建乡村道路硬底化23条,16.778公里,改造不畅道路总长12公里,改造隐患里程3.45公里,修复路面2927平方米,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53.707公里,修复水毁公路、桥梁18项,不断完善农村道路毛细血管,有效解决了村头“一公里”和户前“一米路”的问题。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没有盲区、责任没有空白,佛冈县石角镇积极主动联合县交通、监理等职能部门,切实把好材料、施工、工程监督、现场管理和工程检测五个关口。与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合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能力,进一步确保建设资金用在点子上。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及《施工合同》,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实施乡村道路网格化管理制度,明确划分管护路段责任到村、落实到人,聘请护路员定期进行路面清洁及路边除杂,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上岗。今年以来,该镇共拨付乡村公路养护费用56万元,养护线路总长279.79公里,农村道路路况稳步提升。
破解实际困难,拓宽产业致富路
佛冈县石角镇大力实施“交通+旅游”战略,按照“打通节点、连接成环”的思路,在一河两路贯穿其中的基础上,完成周围、隔岭、芦洞、中和、大坝等道路硬底化改建,打造小潭红崩岗至里水马路口段的现代农业产业带道路、盘谷路等,建设中和大桥、下坎桥等,实现省定贫困村及美丽乡村村道硬底化全覆盖,将龙南片里冈龙潭庙、云从社学、万福楼及刘氏大宗祠等6大古迹,田野绿世界、石联猪牙脑山、龙潭飞瀑、天然卧佛等8大景点,生水塘百香果园、华琪生态园、格林草莓基地等5个种植采摘农业基地,南田、红崩岗、下坎等3个兰花观赏基地以及41个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线成环,极大地丰富了自驾游的行程内涵,推动石角旅游提质,助力全域旅游发展。
科旺榕树头到大坝段是科旺大禾、交禾、大围等6个村民小组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由于该路段原路面窄小,只有2.7米左右,雨水冲刷后容易出现路面坑槽、凹陷,通行能力低,村民出入极其不便。三年前,科旺村整合250多亩土地,引进大禾现代农业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以种植叶菜类为主,产品主要销往佛冈县及广州、东莞等珠三角珠地区。
由于该路段路况不好,产品运输货车无法通行,需绕行至山湖村的庙下路,这不但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不利于基地规模拓展及产品的经销推广。修得一条好路,是经济发展之需,更是群众生活之需。佛冈县石角镇为真正及时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根据产业布局确定“路线图”、根据村发展所需制定“任务书”、根据任务绘好“时间表”,加紧推进该路段道路硬底化建设。升级路段全长1.05公里,拓宽路面硬底化3.5米,加上两边路基宽约5米,会车点硬底化宽达6米,该工程全面完工后可基本满足日常生产生活之需,大大提升了该路段的运输通行力。该路段涉及耕地面积400多亩,林地面积2000多亩,惠及村民900多人。
佛冈县石角镇以“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为人民群众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让主题教育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杨溢子通讯员/周松文)近日,在清远市市场监管局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清远市、佛冈县两级市场监管局在佛冈开展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