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大力推进创文工作,城市整体面貌明显提升。图为整治后的百花市场。邓文燕摄
“创文工作没有变通捷径可走,不能靠突击行动,只能靠硬本事、真实力。”11月21日,在2019英德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联席(扩大)会议上,英德市委书记吴耿淡表示,英德创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如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六乱”问题逐步得到整治,礼让行人等文明意识逐渐在群众心中生根等,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吴耿淡提出,下一步,要切实增强创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从差距最大的薄弱环节抓起,全面提升创文工作成效。
●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通讯员英宣
成效
启动163个创文相关项目
英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蓝兴强在会上表示,2019年,英德市进一步强化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责任意识,不断创新方式、拓展内涵、突出重点、提升水平,全市创文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合力攻坚的局面持续深化,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的创建工作机制,并狠抓工作落实、做好资源配置,把创文项目整合打包到英德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整体推动。今年以来,共启动建设涵盖了市区及各乡镇的163个项目,计划投入资金约3.5亿元,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
城市整体面貌明显提升,借助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打好“蓝天保卫战”,查扣违法违规运输车1.7万多辆;以“定点检查+流动巡逻”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6万起,创新朋友圈“检讨集赞放行模式”,市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减少近70%等;以点带面,打造了城北市场、市一中校园周边、迎春巷等3个示范点,通过加强巡查、定点值守、集中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2700人次,整治六乱行为482宗,在迎春巷增设了禁止车辆通行的护栏,广受群众好评。
文明实践中心覆盖市镇村三级
英德还大力营造共建共享浓厚氛围,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铁路沿线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实效。
特别是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建设了覆盖市镇村的文明实践中心(点、所/站),采取“1+13+N”(“1”为志愿服务总队,“13”即13支市级志愿服务队伍,“N”为各实践点、所、站的志愿服务队)模式,同步建成了329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盘活理论、文化、教育、体育、科技五大平台资源,打造“6+X”特色活动;将实践活动与农村扶贫相结合,启动“干部志愿服务队+社会组织队伍”双运行的模式。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共开展文明实践活动1万余场,受众近40万人次,举办了有关主题活动共计400多场次。
计划
重点抓好五大方面工作
“省文明办考核组对我市进行了全方位考评,对照省检以及市创文办日常巡查、季度考核的情况来看,仍存在八个方面问题。”蓝兴强在会上提到,目前英德市创文工作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够高、交通秩序较为混乱、卫生保洁较为滞后、农贸市场管理不够到位、市容环境不够整洁、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市民文明素质不够高、网上申报材料不够精细等问题。
蓝兴强对此部署,下一阶段,将重点抓好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交通和市场秩序、各类场所以及窗口单位、入户问卷调查、乡镇创文等五大方面工作。
同时,抓好有关长效机制,全力打好创文攻坚战。如着力强化领导责任制,要落实责任追究,把创文工作的成效作为衡量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将各有关单位网上申报资料提交的质量以及完整度列入评判标准,计入年度创文考核总成绩;重点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规范做好“规定动作”,创造性展示“自选动作”,推广英德“123456”经验,努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推动创文工作高质量发展
吴耿淡指出,英德创文工作与全国文明城市的标准相比依然相距甚远,形势十分严峻。比如有的部门工作责任落实还不够到位,智能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基本上处于暂停状态,数字城管系统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农贸市场环境提升效果还不理想,包联工作还不够深入,城乡一体化项目库资金使用还不够高效,群众参与度不高等。
吴耿淡提出,下一步,要正确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创文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打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要把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工作、社会民生工作结合起来,与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结合起来,对标创建标准,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做起,从差距最大的薄弱环节抓起,努力在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常抓不懈,常抓常新,确保成效。
同时,要不断完善机制,推动创文工作高质量发展。完善领导机制,全面落实创文指挥部联席会议制度、指挥部工作组负责制度、社区包联等工作制度;完善督考机制,全面加大督查力度,持续将创文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目标绩效考核,纳入各级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和文明单位创建考核当中;完善保障机制,强化资金保障,持续加大对创文工作中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等项目的投入力度。
新闻推荐
英德市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广东中华诗词学会会长丘海洲认为英德的创建工作值得全省学习和宣传
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陶奇通讯员英宣11月25日,英德市“中华诗词之乡”授牌暨工作总结会议召开。会上,英德市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