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陶奇通讯员陆小万信息化建设滞后一直是财政工作的一大“软肋”和“硬伤”。英德市财政顺应“数字财政”趋势,启用新信息技术模式支撑,于2019年8月正式启动财政管理综合信息一体化项目建设。10月23日,该市122家预算单位已全部完成2020年财政基础数据录入,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标志着该市部门预算管理从局部、分散管理进入到信息全面整合共享的新阶段,初步实现了财政与部门之间数据互相衔接、功能上有效控制、及时预警的预期。
据了解,财政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对各部门现有编制业务系统进行了根本性改造,实现了数据联网,减少了预算编制业务人员在繁重的业务核算、决算等核心业务中的统计量。同时,由于数据可即时更新,有助于实时把控各预算单位的资金动态,实时反馈预算资金流量、流向、流速等全过程,使预算执行控制更严格,财政资金监督管理更透明,为深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监督改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该系统还实现了预算编制系统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无缝对接,即预算指标可直接导入国库支付系统,大幅减少了手工操作的录入量。业务规则、技术标准的统一,限定数据“一个来源”,从根本上解决了目前部门间、系统间重复录入、标准不一的问题。此外,该系统的运行,也在最大程度上节省了预算资金拨付时间,助推英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换挡提速。
最前沿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财政资金信息的流通公开化、透明化程度加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实时掌握预算单位第一手预算执行资料,力促监督触角延伸,推动形成全方位、多维度预算资金监管机制,有利于在新常态下建立财政监管的新模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绩效。
另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应用数据交换技术,集中统一,为各预算单位节省核算软件投入。因具备可扩展性方面的优势,从长远看,可节省后续自建数据中心和自行维护的高昂成本。
新闻推荐
英德市“中华诗词之乡”授牌暨工作总结会议现场。邓文燕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王桂媚)11月25日,英德市“中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