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英德江滨公园,“民间河长”履职宣誓。“请大家不要往河里扔垃圾,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和美丽的北江河。”近日,在英德“齐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河长制宣传活动上,来自该市第一小学的邓慧菁以“民间小河长”的身份向市民发出呼吁。当天共有十位学生接过聘书,正式成为“民间小河长”,为河道环境保护注入新血液。
近年来,英德市创新河湖治理机制,在该市河长办、水利局以及团市委等多部门联动下,该市志愿者协会通过推广“民间河长”“河湖志愿者护卫队”“河小青志愿服务队”,让更多志愿者参与河道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实现“人人都是河长,河长制人人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河道管理体系。
聘任“民间河长”守护一方绿水
“我们村附近的河道上面很多水浮莲,你们过来处理下。”今年6月,英德沙口镇的袁新月接到群众反映:北江流经红峰村的某段河道有漂浮物。根据线索他马上赶到现场查看,发现河面上漂着不少水浮莲,便立即将问题反映到镇河长办,没过多久镇里就派遣专门的清理队伍将该处的水浮莲清理干净了。
巡河是62岁的袁新月退休后的新任务,退休前他是该镇的一名水利员,由于从事过河道管理和保护方面的工作,去年7月他被聘为“民间河长”,平日里一有空他就到北江流经沙口附近的河段巡查,有群众反映关于破坏河道环境的问题他便立即向镇里汇报处理。
在英德像袁新月这样的“民间河长”共有62个,是大部分镇街的“标配”,多的还有三四名。他们的任务和职责就是配合河湖“责任河长”做好河湖巡查,及时发现河面漂浮物、河岸垃圾、违法排放、违法建设等情况,做好巡查记录,及时上报河长制办公室,同时监督“责任河长”履职。35岁的黄森智是大湾镇英源自来水厂的职工,平时工作大都是与“水”打交道,他说自荐成为“民间河长”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想为保护家乡的水环境不受破坏尽一份力量,“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平日里一有空和上下班都会多留意,关注身边的河道环境。”
据了解,“民间河长”按照自愿、就近原则,居住或工作在河湖附近,熟悉河道、口碑好、威信高、热心于公益事业的人士担任。
“通过招募民间河长,将公众参与、社会力量等补充到河长制之中,实现人人都是河长,河长制人人参与,使其成为水环境治理的生力军。”英德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河湖管理保护行动,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管理保护的良好氛围。
群众自发加入“河湖志愿护卫队”
除了民间河长,在北江英德市区段的河堤边上,经常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绿白色的背心,每天沿着河堤往返巡游。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六月酷暑,他们一手拿着长夹子和一手拿着塑料袋,看到河堤上的烟头、纸巾等垃圾,就赶紧夹到塑料袋里,这群人有个特殊的名字叫“河湖志愿护卫队”。
为全面推行河长制,英德各街镇成立了一支镇级“河湖志愿护卫队”,吸纳有志于参与公益环保的机关单位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亲子志愿者、学生志愿者等加入“河湖志愿护卫队”,并在市区先行组建一支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河小青”分队。
“通过我的影响,家人朋友也纷纷加入到护卫队来,他们都愿意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环境。”作为河湖志愿者护卫队领队的林春兰,既是英城街中心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也是英德本地资深的志愿者,她介绍,目前河湖护卫队已经有一百多人参与,每个月他们都会邀请亲子家庭加入进来,通过家长带动,让小朋友从小就树立爱护河道环境的意识。
据悉,从去年初开始,护卫队已经举行了多次巡河活动,同时还组织志愿者到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开展宣传活动,向市民派发宣传册子,讲解“河长制”工作,倡导市民加入保护水资源环境行列。
“通过"民间河长"和"河湖志愿护卫队",将公众参与、社会力量等补充到河长制之中,实现人人都是河长,河长制人人参与,使其成为水环境治理的生力军。”英德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一来,可把公众从旁观者、排污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治理者、受惠者。
“飞行河长”上任助力巡查河道
除了河长制工作治理理念的创新,河长巡河的技术手段也不断创新。
在英德上个月召开的2019年河长制工作培训会上,来自该市河长办和24个镇(街)的60余名工作人员不仅更深入了解到“河长制”是什么,还学习到了一门含金量极高的技术,就是学习如何操纵无人机。
今年年底,英德市河长办创新巡河机制,引进专业无人机,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空地结合、人机结合、立体交叉巡河,对全市主要河湖开展无人机“借眼”巡河(湖)。目前,该市共购买了26台无人机,市河长办2台,24个镇街每个1台。
“河道水面漂浮物、周边养殖场、排污口,甚至违章建筑、涉水违法活动都一览无余。”领到无人机后,英红镇河长办的谢志豪介绍说,他们主要用于巡查一些人比较难去的河道和对企业排污口监控拍摄,大大提高了巡河工作效率,。
据了解,专业无人机具有操作简便、移动迅速、视野开阔、拍照清晰、图像数据实时传输等优点,飞行高度可达200米,最远操控距离可达1公里。
“在无人机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可从更高的视野,全方位查看各河道情况,及时发现各镇(街)河湖管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进一步推动河湖管护工作落到实处。”英德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介绍,专业无人机的运用,开启了“智能化”巡河新模式,为河湖管护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让河道管理更具科学性。
新闻推荐
12月13日上午,碧桂园支持英德市桥头镇贫困户生产农资捐赠仪式在桥头镇政府举行。12月13日上午,碧桂园支持英德市桥头镇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