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的设立方便了佛冈当地贫困户就业。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邓海全)为进一步加强就业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劳动力更好地实现就近就业,近日佛冈在汤塘镇万兴电子公司举行“扶贫车间”揭牌仪式。据悉,佛冈在全县20家企业中设立20间“扶贫车间”,鼓励企业积极招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扶贫车间"开进村里,让村民农时在田间务农,闲日在车间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贫困户脱贫增收有了新途径。”佛冈县委副书记袁卫国说。
设立20个就业扶贫基地
在当天的揭牌仪式上,包括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在内的20家吸纳贫困户就业表现突出的企业获颁“扶贫车间”牌匾。
近年来,佛冈县通过“扶贫车间”引导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共设立就业扶贫基地20个、吸纳贫困劳动力逾147人,其中1家企业申报了广东省省级示范性就业扶贫基地。
在万兴电子有限公司“扶贫车间”里,22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小型机器,相互合作完成工序。据了解,他们的工资是按件计算的,每人每个月的工资在3200元到4000元。
黄社锦是汤塘镇四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是万兴电子有限公司“扶贫车间”的一员。40多岁才结婚的他,育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黄社锦不仅要挣钱养家,还要照顾家庭。来“扶贫车间”就业,让他的生活实现了双赢。
万兴电子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负责人高明亮介绍,厂里有很多像黄社锦这样的工人,他们因为年龄、家庭等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业,能保证赚钱、顾家“两不误”。
“扶贫先扶智,致富先学技”
笔者了解到,佛冈县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劳动力2669人,其中已就业2459人,占92.13%,已就业的在外县务工人数618人,在本县务工人数1841人;无就业意向210人,占7.87%。基本实现“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贫困人员100%享受就业创业服务”的目标。
袁卫国提出,要实行就业扶贫先行的重要举措,彻底拔除贫困劳动力思想和能力上的穷根,为他们劳动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结合“南粤家政”“粤菜师傅”等技能培训工程,积极实施帮扶计划,以“扶贫先扶智,致富先学技”的思路,对贫困劳动力在技能层面予以扶持,补齐贫困劳动力就业短板,提高就业率。
“人社部门要严格落实就业扶贫主体责任,采取积极措施,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招录贫困人员,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要优先推荐其到"扶贫车间"工作,尽早实现就业,对有就业意愿但暂时无法安排就业的贫困人员,要加强跟踪服务。”袁卫国说。
袁卫国表示,为加快推进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确保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实现100%推荐就业。下一步,县委、县政府将继续关注、加大扶持力度,继续探索就业扶贫的新思路和新机制,力争建成就业更高质量、岗位更多选择、帮扶更加精准的就业扶贫基地,各相关单位要全力加强协调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扶贫车间”能够健康、持续发展。打造出“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百姓参与”的新局面,为全县脱贫攻坚精准施策树立新标杆。
新闻推荐
秀美石角,梦里水乡。孩子们开心地在三合温泉戏水。三合古驿站景点。传统木偶戏精彩表演,村民看得津津有味。11月底的粤桂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