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旅游产业实力不断增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改善。
南方日报记者曾亮超摄
“你报"清马"了吗?”近期,2020清远马拉松报名开启,这样的问候在清远乃至周边城市再度火热起来。
清远马拉松自2015年创办以来,赛事一年上一个台阶,深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明年3月22日,2.5万名跑者奔跑在以北江为核心、沿一河两岸而设的路线上,感受“山水名城、岭南绿都”之美。
事实上,“清马”只是清远众多闪亮旅游名片中的一张。当前,清远以创建国家和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两廊一带28个支点”全域旅游新格局,铸就“近悦远来”品牌,成为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的旅游胜地。从2015年到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9.85%、12.84%。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陈国飞
活力
新业态新玩法不断涌现
走访革命遗址、听革命故事、吃百家宴、采摘水果……12月21至22日,10组来自清远的家庭在英德市东华镇鱼湾村,开启了亲子研学旅行。
沿着南方日报社和碧桂园集团联合推出的“碧乡之旅”旅游扶贫线路,“亲子团”以“寻访红色足迹”为主题,让孩子们认识更多新朋友,聆听红色革命故事,感受农村自然风光。
清远素以山清水秀闻名,北江穿境而过,森林覆盖率超70%,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清远的山、清远的水都是深受游客喜爱的“爆款”。随着清远市全域旅游发展不断跑出“加速度”,到清远除了游山玩水,还有研学游等新选择。
记者从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清远旅游新业态正不断涌现。古驿道徒步旅游、低空飞行旅游、研学旅游、文创产业等新业态稳步发展,全市形成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重、旅游传统业态和新业态齐升的新格局。
同时,清远的旅游投资开发扎实推进。截至2019年9月,全市正在建设、改扩建和拟建设的旅游项目60个,总投资额960.72亿元,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正在建设的重点旅游项目9个。
“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与你们一起背起行囊,玩转"云天玻霸",赴一场超级炫酷的约……”夏季,不少清远人的微信朋友圈都会被清新区古龙峡原生态旅游度假区的玻璃桥刷屏,配以一段优美的文字,令人心向往之。
古龙峡景区是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漂流行业标准化服务示范试点企业。景区内开设玻璃桥、丛林飞跃、漂流等项目后,旅游热度再度攀升,成为市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的“网红景区”。
据统计,目前,清远全市开放接待的旅游景区86处,其中共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18个,是全省4A级以上景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除了古龙峡景区,很多老牌热门旅游景区也在焕发“新面貌”。
如佛冈县聚龙湾景区积极开拓会展旅游,突破温泉企业淡旺季短板;英德市宝晶宫景区在开发高端酒店的同时,增加一系列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清城区牛鱼嘴、佛冈县熹乐谷、英德市仙湖景区等,也大幅提升景区软硬件建设和营运管理水平。
重点
保障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重大旅游项目对全域旅游发展起着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今年,清远在建的市重点旅游项目共12个,总投资288.5亿元,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清远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项目、清远磁浮旅游专线工程(银盏站到长隆主题公园段)等。
资料显示,清远长隆项目占地面积约9万亩,由南至北将分别建成银盏、迎咀、华侨农场三大板块,首期动工的是银盏板块。目前清远长隆项目的森林主题公园A、B线道路,园区内综合管廊基本完工。长颈鹿城堡和酒店群,园区内前区停车场工程的基础工程部分基本完成。种源基地,华南虎繁育及野化训练基地正在不断扩建。
而磁浮旅游专线截至今年5月已完成总投资的37.7%,力争明年10月试运行;佛清从高速公路计划2020年建成通车,长隆周边兴建的清晖路南延段、平安路、森林大道3条快速道路正全面铺开建设。
为进一步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清远将继续加大重大旅游项目的用地保障,加快完善重大旅游项目周边交通、供排水等公共基础配套设施,及时研究解决重大旅游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截至2019年9月,清远市区开往或途经旅游景区的公交线路15条,年内即将形成“五纵四横”高速公路网,广清轻轨建设稳步推进,将进一步放大清远与珠三角城市的“同城效应”。
统筹
全局规划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清城区白庙至飞来寺古栈道,自修通以来,每日迎来不少市民徒步休闲放松。清远对古驿道进行保护的同时,还“借道”打造了不少文旅“新IP”。
清远不断推动文旅融合。连州丰阳和阳山水口南粤古驿道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历史文化游径建设稳步推进。连山“七月香戏水节”、连南盘王节“耍歌堂”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节庆品牌进一步擦亮,千年瑶寨等文化旅游景区整治提升稳步推进。
清远农旅也正在进一步融合,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休闲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迅猛,英德河头村等7个村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8条乡村旅游线路被评为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依托全市丰富的森林资源,清远森林生态观光、科普教育、森林康养、“森林人家”民宿等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推动“林业+旅游”融合;漂流、“清马”等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推动“体育+旅游”融合。此外,住建部门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小镇,融合类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供给。
当前,清远旅游产业和实力不断增强。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3318.76万人次、240.99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4398.52万人次、346.21亿元,旅游接待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9.85%、12.84%。
不过,清远全域旅游发展还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短板,旅游景区交通通达条件待进一步改善。大部分景区还属于“门票经济”,旅游业的综合性消费带动作用还需发挥,布局合理、业态多元、协调发展的全域生态型旅游产业体系还需进一步构建。
清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清远强化组织领导,抓紧修改完善并印发《清远市创建广东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和推动旅游企业提档升级,打造独具特色旅游品牌和旅游目的地。计划构建“两廊一带28个支点”全域旅游新格局,探索“生态优先、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力争到明年市本级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新闻推荐
清远市首届生态文化建设研讨会在英德市九龙镇召开。“清远生态文化不仅要从制度和政策上保障,还要从"娃娃"抓起。”日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