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街(小街道,大观点)
1月2日下午,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锋调研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并开展巡河工作。他提出,要全面落实河长制,攻坚克难,齐心协力,努力将黑臭水体治理成为美丽水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1月3日《清远日报》)
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锋对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进行调研,并且开展巡河工作,本身就体现了对清远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而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工作,清远市区整治黑臭水体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从政府到市民的一致认可。清远市市区列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监管平台的黑臭水体共有4条,分别是黄坑河、海仔大排坑、澜水河、龙沥大排坑。目前黄坑河、海仔大排坑已全部完工,并于2019年8月通过“初见成效”评估。澜水河、龙沥大排坑完成了控源截污、水质改善等主体工程,已上报“初见成效”评估报告。
市区黑臭水体的治理,既事关清远的环境状况、卫生状况,同时也和民生利益息息相关。试问,谁想自己生活环境里的河流湖泊垃圾遍地、臭气熏天,谁不想自己身边的河流湖泊水草招摇、鱼翔浅底,成为自己散步、休闲的一个好去处?按照郭锋的要求,黑臭水体治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整治把黑臭水体变成美丽水体,处处见绿、移步换景,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市民休闲好去处。
为了真正彻底有效地整治清远黑臭水体,清远从三个方面采取了切实有力的保障举措。组织机构方面,清远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由市委书记任市级总河长、市长任市级副总河长,并确定了市区4条黑臭水体的河长名单;此外,出台了《清远市区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清远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和《清远市实施“河长制”考核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部门职责分工,强化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考核机制。资金落实方面,污水处理厂等5个项目采用BOT模式投资,已落实项目建设及运营单位;其余16个公益性项目由政府直接投资,总投资15.79亿元,其中示范期投资12.02亿元,市财政已通过中央奖补资金、新增债和市级财政预算等渠道对建设资金予以落实。长效机制方面,全面构建由工作统筹机制、项目实施保障(监管)机制和管理运营机制组成的3大类16项长效机制体系,为实现黑臭水体治理的“长制久清”保驾护航。
正是得益于这些措施的采取,在2019年7月份结束的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竞争性评审中,清远市从全国25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最终以总分第6名的好成绩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名单,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的专项奖补资金。这些成绩都充分说明清远在前期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复杂且长期性的工作,而且在某个时期内会出现反弹,所以需要我们既要像现在这样采取突击性的整治举措,尽快看到整治的成效,同时又通过常态化的日常管理,追求市区河流湖泊的“长制久清”。
首先,黑臭水体的形成,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所以在整治黑臭水体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排污企业、排污管道的摸排工作,堵住黑臭水体的来源。其次,一些黑臭水体的形成,是因为某个河段或湖泊没有活水,天长日久,也就成了黑臭水体,因此,在堵住排污源头以后,就要进行清淤、引入活水的工作,这样可以避免已经治理的黑臭水体重新变黑变臭。最后,在对经过整治的黑臭水体进行固岸、绿化、美化等等之后,要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的作用,坚持常态化管理,防止问题出现反弹,保持水体的“长制久清”。
清远黑臭水体的治理,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效,但并未取得完全的成功,所以仍旧需要我们持续的努力,同时更需要每一位清远市民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毕竟这是事关我们自己的生活环境、生存质量的问题。
□金宏宇
新闻推荐
梁捷作品《步步莲花》入选第二届中国青年漆画大展。受访者供图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黄馨2019年12月26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