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笼罩下的阳山县秤架瑶族乡,绿荫葱葱。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黄绍明陈全能近日,经前期省级专家核验组审查核验和候选名单公示结束后,广东省林业局发布了2019年森林小镇认定名单的通知,阳山县秤架瑶族乡为广东省55个镇(街)森林小镇之一,这是秤架乡两年多来持之以恒努力创建森林小镇的喜人成果。
近年来,秤架瑶族乡坚持把森林小镇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拉动城乡经济、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工程来抓,立足秤架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多措并举,不断延伸和扩大乡区休闲绿地,见缝插绿,全面开展圩镇、乡村绿化美化,谱写出一幅醉人壮丽的山水篇章画卷。
据统计数据显示,秤架瑶族乡总面积56880.5公顷(包含国营秤架林场和南岭自然保护区秤架管理处),森林面积56610.1公顷,有林地面积39848.6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9.52%。
措施得力亮点纷呈
如何全面构筑“山上绿屏、村道绿荫、街区绿景”的开门望山、出门见绿、行走显水,移步换景的瑶乡生态格局,逐步构建全乡完善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秤架瑶族乡作了深刻的思考并部署了一系列工作。
一直以来,秤架瑶族乡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保护行动,对现有宜林荒山荒地、低效商品林、低效公益林和布局不合理的速生林,采用人工造林、套种补植、更新改造等营造林工程措施,从而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森林结构,提升森林服务功能。2016-2018年,秤架瑶族乡新增造林绿化面积为760.21公顷,占全乡国土面积1.34%。近年来,全乡辖区境内没有出现严重非法侵占林地、绿地、破坏森林资源,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等重大事件,近三年来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全乡共有生态公益林面积49177.1公顷,生态公益林比例达89.65%。
除了致力于森林绿地资源有效恢复以及注重森林资源保护,秤架瑶族乡还不断提升城乡绿化建设。
圩镇绿化更趋多元化、景观化、精细化。为了营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秤架瑶族乡投入10多万元在圩镇横纵几条主次街道两旁绿化树木树基周边摆放了一批时令盆景花卉进行美化增绿。统一制作了60个具有瑶族特色的景观垃圾桶花箱,种植上长春花、千日红、鸡冠花,达到了垃圾分类收集与绿化美化相得益彰,互映成趣,形成了一道亮丽特色景观线,镇区绿化持续添色增绿,覆盖率达52.68%,有效提升了圩镇绿化率和品位档次,
“圩镇美了、绿了,乡村绿化美化步伐也不落后,同步建设。”秤架乡结合创建卫生镇村、生态村、文明村、幸福村居、名镇名村、乡村美化绿化等活动,在全乡范围内积极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
据了解,全乡现共有6个乡村绿化示范点,均先后被认定获评为“广东名村”“生态文明村”“美丽乡村特色村、生态村”及“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等多个殊荣称号。
投入800多万元对国道G323线线绿化改造,整个项目全长1.5公里,沿线新增停车位300多个,加宽加高铺设道路两旁人行道,58盏路灯全部更换为带有瑶族长鼓装饰的节能路灯,种植桂花树269棵、樱花树86棵,形成了瑶族特色突出的过境公路景观和“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大大提升了镇街宜居水平和群众幸福指数。
同时,投入600多万元成功打造了1条集休闲健身、旅游观光于一体堤路结合的骑行绿道长达6公里,两旁种植毛竹1万多棵、满天星等加以绿化美化,全方位满足本乡居民日常游憩需求。
结合现有的休闲公园进行整治提升,秤架瑶族乡因地制宜打造镇街群众康体休闲公园。
目前,廉政公园、瑶乡公园、碧桂园广场公园改造提升已全部完成,各处康体配套设施安装和绿化补植增绿工程已完成投入使用。乡内G323线沿线村庄美丽乡村均建有休闲游憩绿地公园和休闲小径长廊等,并对公众免费开放,基本能满足本乡居民日常游憩需求,最大限度地让公众享受森林小镇建设成果。
近年来,为创建广东省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全乡积极统筹各项资金100多万元投入到创森宣传氛围营造和圩镇绿化等配套设施指标提升,共制作创森宣传小册子7000册,利用村级文艺专场平台和民族学校宣传阵地印发《致全乡人民群众的一封信》9000多张、倡议书4000多份,在公路沿线竖立大型宣传广告牌近20块,在显眼地方悬挂横额标语20多条,张贴创森海报50张,为每个公园公共休憩绿地安装了一批科普宣传栏和生态公益提示牌,并在沿线街道和河堤绿道路灯灯柱上制作宣传牌近500块,实现创森宣传全方位、无盲区、无死角,真正达到创森全民参与,家喻户晓的效果。
秤架瑶族乡还组织对全乡古树名木开展了全面普查及补查,逐一登记建档并挂牌保护。目前,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并按广东省绿美古树乡村建设标准,同时结合秤架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稳步推进秤架村干坑古檵木公园建设,倾力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定位精准精心谋划倾力打造
为实现全乡建设成为集森林康体养生、高山休闲观光、周末自驾休闲、节事节庆活动、乡村休闲旅游、民族文化体验、特色美食享受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秤架瑶族乡定位精准,目标明确,昂首迈进,实现乡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永续发展。
据了解,秤架瑶族乡森林小镇创建发展定位通过三种形式体现。
城镇定位,以生态休闲农业为支柱,以旅游服务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化区域,建设环境优美、文明善美的森林小镇和民族特色小镇;类型定位,根据《广东省林业厅关于大力推进森林小镇建设的意见》要求,结合秤架乡实际,将森林小镇类型定位为: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森林小镇形象定位,“南岭氧吧,醉美瑶乡”,旅游宣传名片口号为“山水养身,文化养生,好山水,真养生,秤架山水好养生”。
明确的发展目标,更是为森林小镇的创建指明了“风向标”。记者了解到,秤架瑶族乡把“民族小镇和休闲胜地”作为全乡的旅游发展目标,深度挖掘深厚的瑶族文化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形成瑶族文化韵味浓厚的体验地,将其打造成瑶乡文化名镇。同时,依托南木、英明等特色村寨开发打造,联动旅游开发,结合各村旅游资源和特色,形成“森林生态”“田园观光”的休闲胜地,将其打造成山水森林小镇、生态旅游绿镇。
成效显著持续发力绘新篇
目前,秤架瑶族乡森林生态旅游体系初步形成。
秤架乡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以高山云雾茶、千年红豆杉、广东松群落为代表的生物景观资源,更有以古街道、圆丰古建筑、观音寺、秦汉古道、太平洞村特色瑶寨为代表的建筑。
辖区知名景点代表有天南第一村———瑶寨太平洞、广东第二峰石韭岭景点(小黄山)、秤架卧佛、天南峡生态观光果园、秦汉古道、秤架大河谷、天门画廊、天泉瀑布、第一峰天泉度假村等自然地文景观不胜枚举,如粒粒明珠点缀在苍山碧水之间,美景天成,引人入胜。
投资250多万元在原秤架桥(旧桥)基础上重建一座集历史、文化、商贸、行人、观光功能为一体的风雨景观廊桥已今年8月建成并免费对外开放,融合了瑶族特色的英明廊桥成为了“网红桥”和游客集散打卡点,吸引了众多游客专程驱车前往一睹风采,擦亮了秤架瑶族乡的旅游名片。
目前,全乡涌现出一批以高山云雾茶、红芽芋、瑶山萝卜、小黄姜基地和白芨、金银花、对叶百部、灵芝等南药种植基地,及各类生态时令果蔬花海作为绿色产业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代表的明星景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获得众多荣誉。山地鸡、火熏腊肉、灯笼辣椒、山坑鱼、清水鸭、山水豆腐、三角麦糍、叶板糍及蒲公英等系列野菜美食,味道极其鲜美,较好保留了瑶家菜的风味,灵芝、高山茶、香菇、笋干、番薯干等特色生态产品,均令人食欲大增、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同时,该乡积极配合做好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规划建设,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和巡查管理,维护森林资源安全,进一步擦亮秤架瑶族乡“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旅游风情小镇、南药特色小镇”的品牌。
今后,秤架瑶族乡将借助成功创建森林小镇为契机,进一步以土地整治整合为基础推动三产业整合融合发展,借助“十里瑶韵长廊、百亩果园花海、千顷茶园飘香”特色,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和森林康养旅游、休闲观光等农旅文产业,大力倡导鼓励支持培育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全力配合加快完善精品旅游线路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社会资本或争取上级财政资源,计划兴建瑶族文化产品陈列展示馆、微型博物馆、文创园等,传承民俗文化,逐步完善游客驿站建设、旅游产品展销区、观光体验基地等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建设,并以区域主要村庄旅游线路为重点启动旅游标识建设工作,全力推动全域旅游杜菜村镇级示范片区旅游服务中心改造升级,进一步优化秤架河道生态水系景观规划建设,将结合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三个全域、两大攻坚”系列行动,坚持以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为重点,把岭背至秤架(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精品旅游线路干坑绿美古树乡村建设(古檵木公园)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开发一批乡村山水生态旅游新景点和森林疗养胜地,夯实森林旅游风情小镇基础。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记者卢志满通讯员何少珍1月1日上午,江英镇立夏村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备受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