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灿
疫情防控关键期,依法科学防控至关重要,这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
自疫情暴发以来,“早发现、早隔离”是被广泛认可的科学防控策略。最好的办法是,所有人都“少聚集”甚至“不聚集”,自觉进行自我隔离。这对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世界卫生组织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莱恩认为:“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防控行动,以及如此有力的措施。”诚然,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从中央号令、举国动员,到31个省区市的一级响应;从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到普通群众的密切配合;从组织到执行可谓无缝对接,形成“全国一盘棋”防控格局速度之快,尤其是14亿国民在春节期间不聚集,完全超出世人想象。可见,超强的组织力和执行力,是依法科学防控疫情的关键。
科学防控成效的显现,需要经历一个过程,不断巩固成效才能最终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被称为第一个14天的防控期里,“不聚集”给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实保障,也印证了“早发现、早隔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个14天没能解决问题,那我们就用两个14天”……钟南山院士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回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未来一段时间疫情防控的重要信息——“将进入第二个14天的疫情防控期;继续坚持不聚集,从而早发现、早隔离”。这也意味着,要做好又一个14天,甚至更长时间与疫情作斗争的准备。
诚然,与疫情持续斗争的过程,也是防控体系日益完善的过程。在全民防疫的大环境下,在防控有了初步效果的时候,有些问题仍需引起警惕重视。比如,在一些地方,不戴口罩、随地吐痰的行为依然可见,私下聚集打麻将娱乐等现象又再出现。究其原因,是有的人侥幸心理作祟,导致自我防护有所放松。看似无心之举,实则是为科学防控疫情添堵。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应有所作为。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绝不能忘记“不聚集、不添乱”就是最大的贡献。与疫情作斗争,不能仅靠医务人员、党员干部以及人民子弟兵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落实到行动上,坚持把“不聚集”执行到底,让“早发现、早隔离”这一科学有效的防控方式效果最大化,让病毒没有继续生长的空间和土壤。
只有防控的漏洞越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速度才会越快。
作者单位: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扎牢入粤防线 清远公安24小时守好广东“北大门”
民警对车辆进行检查。曾亮超摄民警举起示意牌提醒车辆停车接受检查。曾亮超摄清远公安机关辖区内12个省际联合检疫检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