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英德市举行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出征仪式。
柳婉婷进行日常的交通疏导工作。
詹素玲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在社区防疫排查时,张皙(后左一)与医护人员等密切协作,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
莫秀娟(右一)在社区摸排。
陈雪玲(左一)入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她们是步履匆忙的医护人员,是无论严寒酷暑出现在道路上的交警,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社区干部,也是群众需要时就挺身而出的办公室白领……口罩遮住了她们美丽的脸庞,但露出的眼睛却闪烁着果敢和坚强;她们虽然身躯柔弱,却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成为防疫战线上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春节以来,来自英德各行业的女将如同寒风中绽放的“玫瑰”,成为防疫战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英德市9名女将出征湖北
2月15日上午,英德市举行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出征仪式,为来自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东华镇中心卫生院和浛洸镇中心卫生院的9位女将壮行。
“祝愿你们此去顺利,我们期待你们凯旋!”出征前,英德副市长吴秋凤表示,希望出征队员牢记英德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全身心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坚定信心,发扬斗争精神,守护百姓健康;服从命令听指挥,注重团队协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地制宜开展救治工作;做好自身防护,防止交叉感染,打赢这场阻击战,整整齐齐、平平安安归来。
简单的出征仪式后,9名出征队员收拾行李,准备上车出发前往清远市集中。离别前,他们的领导、同事还有家人代表到现场为他们加油鼓劲。“加油,一定平安归来!”“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担心家里,一切都有我们”……现场虽然下着大雨,天气也比较寒冷,但是大家都信心满满,期待着勇士们的凯旋。
“此刻心情比较激动,也有一点点紧张,心里就一个想法,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请大家放心。”来自英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付就平表示,早在清远市征集第一批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时,付就平就报了名。但她错过了规定的报名时间,于是向领导申请在报名名单上加上她的名字。“我是一名老党员,又已经工作十一年了,应该起带头作用。”付就平说。
付就平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最小的孩子才两岁,但付就平却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她说,家人非常支持她的决定,特别是她的丈夫,让她一定加油工作并保护好自己。
今年23岁来自英德市中医院ICU的护士陆森怡,是此次出征人员中年龄最小的。出发前,她的心情有点紧张、忐忑,跟同事们道别时,眼睛也一直红红的。“父母刚开始不知道我报了名,妹妹知道我要去湖北后第一时间反对,经过一番劝说,最终家人支持我去支援。但这个事不敢告诉奶奶,怕她担心。”陆森怡说,自己一定会努力完成任务并平安归来。
英德市东华镇中心卫生院护士徐小艳表示,凌晨接到出发通知后,第一时间有点懵,平静下来后就立即收拾行李。“我家人大部分都是党员,所以他们也非常支持我的工作。”徐小艳说。她1岁多的宝宝前几天刚被确诊为过敏性哮喘,这让她有点担忧,但是她的爱人说,宝宝交给他来照顾,让她安心去湖北支援。“听到他的这句话,我就没有顾虑了,希望自己能帮助到更有需要的人。”徐小艳哽咽地说。
交警柳婉婷:
坚守防疫一线20余天声音已沙哑
“驾驶员同志您好,请您靠边停车,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您好,驾驶员同志及乘客,驾车外出必须戴好口罩,身体如有异常状况请及时下车接受检查”……这是英德市交警大队英城中队民警柳婉婷每天必讲的“台词”。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柳婉婷从大年初一(1月25日)取消休假守在市区疫情防控一线,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入城车辆实行逐一检测、筛查。20多天的坚守,声音已经沙哑,但她却坚持向前,“疫情防控面前不分男女,身为警察更是责无旁贷。”
“总要有人上前”
2020年的春节与往年有点不同。民警柳婉婷和英城交警中队的全体队员一样,早早进入一级勤务状态。虽然春节期间执行勤务是常态,但这次的意义截然不同,因为这次的“对手”是看不见的敌人——新冠肺炎。
英城交警中队在辖区重要路段和高速路出入口共设3个疫情防控检查点,需要24小时值守,时间长,任务重,中队警力紧张。看到这种情况,柳婉婷主动请战,带领中队两位辅警在高速出口值守后,接着又到英德市人民医院执勤点接替,“我家在惠州,而同事们的家都在英德,有太多的牵挂,需要照顾家庭。自己辛苦点没关系。”
正月初九迎来返工流,路上车辆明显增多,每一辆车都需要检查,工作量加大。由于天气寒冷且连日降雨,多数车里开了暖气,驾乘人员测体温时偏高。柳婉婷细致谨慎,将待查车辆引导到路边,配合卫生部门重新对驾乘人员测量体温。
2月9日20时,一辆来自重点疫区的小车驶入广乐高速英德出口疫情防控点,医务人员发现驾驶员体温过高,示意驾驶员下车,到指定位置进行短暂的休息。然而,3次测量均显示其最高体温达38℃。情况紧急,医务人员立即向当晚值守的柳婉婷报告,请求协助。柳婉婷以警车开道在前,护送救护车,前后十分钟,安全把发热驾驶员送至英德市人员医院。最终,医院反馈该司机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热。
“长时间在一线接触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说不怕是假的,家人也时常叮嘱要注意好防护,但总要有人上前,身为警察更是责无旁贷。”自从大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在防控点、执勤点,柳婉婷坚守岗位;轮换休息时,她便成了中队微信工作群里的活跃分子,提醒同事注意安全防护。她在微信群里看到同事查车时“赤手空拳”,立即喊“要戴手套”;她将收集到的防疫控疫信息发到中队工作微信群里让大家了解最新动态,传达市防疫指挥部的最新指令,发布路况信息,转发执勤中如何预防新型肺炎等资料。
“严寒酷暑我们早已习惯”
柳婉婷在2015年9月调到英城交警中队,起初主要是负责内勤工作,随着英德市区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长,外勤的工作压力猛增,面对中队警力不足的情况,柳婉婷主动申请加入一线执勤执法工作当中,从办公室“走”向路面风吹日晒的岗位。此后,无论是暴雨还是烈日,路面执勤上总能看见她的身影。“夏天在外执勤一天,回到办公室浑身都是汗水,连鞋子都湿掉。这些都是交警工作的常态,我们早已习惯。”柳婉婷说。
2018年12月,英德成立英德交警铁骑队,柳婉婷作为铁骑队的唯一一位女民警,工作中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可谓不小。学习驾驶铁骑是最困难一件事,一辆铁骑重达400多斤,正常的成年男子都难以控制。柳婉婷经常在训练中受伤,身上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仍然咬牙坚持,与男警同训练、同执勤、同提高。“作为一名铁骑队员,如果连铁骑都驾驶不好,还谈什么守护群众?”
她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各类交通违法犯罪整治行动中。自调入英城交警中队以来,柳婉婷拖扣了违法停放、逾期未检验、“僵尸车”、黄标车、套牌、假牌等交通违法机动车450余辆;收缴占用公共停车位物品一批;劝导、警告、教育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交通违法行为达50000人次,清理占用道路乱摆卖、霸占停车黄格约5000余处,很好地从源头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了辖区各路段的交通安全畅通。
“最美交警小妹”热心帮助群众
作为一名民警,柳婉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次救助、服务群众。
2016年春运期间,柳婉婷与同事在市区巡逻,发现一名流浪汉拿着石块在路面奔跑。她刚准备停下车截停流浪汉时,流浪汉突然把石头扔了出去,砸中一名行走在斑马线的男童,男童头部流血并倒地不起,流浪汉也趁机逃跑。
此时,路口的交通灯转为绿灯,为了避免后面通行的车辆造成二次碾压伤害,柳婉婷与同事赶到男童前,拦停了过往车辆并指引车辆行驶其他车道。同时,通过对讲机呼叫指挥中心通知救护车、报告流浪汉逃跑的方向。在救护车未到达时,柳婉婷骑警用摩托车到附近的医院接医生和护士到现场,先对男童的伤口进行前期处理。由于发现和处理及时,并未造成男童生命危险。
在辖区的各繁忙路口总能看见柳婉婷扶老人过马路、为坐轮椅的残疾人挡下车流开路、帮城南卖红薯的特困户驼背老奶奶推车子……诸如此类的助人事件在她身上不胜枚举。多年来,她尽职尽责地为广大群众的出行营造着安全、畅通、温馨的道路交通环境,被群众称赞为“最美交警小妹”。
社区干部詹素玲:
战疫面前勇担当
“巾帼卫士”显身手
詹素玲是英德市英红镇坑口咀社区的一名党员干部,在防控疫情工作中,她身体力行,不辞劳苦,履职担当,把联防联控工作落到实处,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热情称赞。
不计得失认领任务
詹素玲所在的坑口咀社区外来人口多,住宅小区密集情况复杂,是英红镇疫情排查的重点区域。
在此次排查任务中,詹素玲负责农药厂、运输公司2个村小组,小学花园、凯旋湾小区、德芙家园3个住宅小区约500户1700多人,出租屋众多,外来人员相对集中,又是整个坑口咀社区排查任务相对繁重的片区。面对繁重的排查任务,詹素玲没有抱怨,接过重任便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登记排查信息。“您好,我是坑口咀社区的工作人员,因为疫情防疫排查需要,有些信息需要向您核实,麻烦配合一下。”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她一天要说上百次,询问登记完相关信息后,她还会反复地叮嘱辖区住户减少外出,注意个人卫生,宣传防疫政策的相关规定,身体力行地充当社区严防输入性病例的安全守卫。
仔细排查不漏死角
2017年通过“两委”换届进入坑口咀社区的詹素玲,是坑口咀社区的“新兵”,但在防疫排查工作中,她却显得十分老练。对需排查的两个村小组,她通过发动村小组长的积极作用,较快摸清了住户信息、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而3个住宅小区,她则先走访一轮,了解基本情况,有物业的小区就请物管人员提供业主信息,再一个一个地打电话向业主询问核对,对电话有误或无人接听的则先行标记,在第二轮的入户走访中,再挨个核实。对于没有物业的小区则分片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没有人开门的贴上小纸条,留下个人信息告知业主。每隔一两天,她都要针对上一轮排查中没有登记到业主信息的住户再反复地入门排查,做细做实排查任务。
在排查过程中,詹素玲发现紧挨着排查片区的6幢自建房和1个住宅小区近100户,是没有划分排查任务的盲区,她主动将排查任务包揽下来。这无疑是对她繁重任务下的自行加压,但本着对辖区居民负责的态度,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扛过重任。
主动担当冲锋在前
在排查过程中,有群众反映,他们所居住的楼层有疑似湖北籍人员返回住宅小区,她交代同行的排查人员在原地等候,自己转身就往群众反映的楼层走去。事后问及缘由,她说,同事年龄稍长,自己是社区工作人员,又是一名党员,理应冲锋在前,而且少一个人去就减少一分感染的风险。面对危险,她总是第一时间冲在最前,把压力和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每天晚上,在办公室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忙碌地把白天入户登记的信息输入电脑整理,计划好第二天的入户安排才能安心下班。
“疫”线“税花”绽放芳菲
英德市税务局“娘子军”支援街道网格化排查工作
自疫情暴发以来,英德市税务局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派出志愿队伍支援街道网格化排查工作,其中大部分为女性。她们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当好政策宣传员、劝导员、监督员和战斗员角色;她们不忘初心、敢于担当,在社区战疫中默默奉献巾帼力量,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阻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张晳:“不想别的,也没有太多顾虑”
社区是防疫抗疫的前沿阵地,社区志愿者强化摸排调查、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成为社区疫情防控的一道重要防线。
在社区志愿工作中,英德市税务局的张皙与医护人员等密切协作,按照“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宗旨,逐户上门做好重点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测量等工作。面对居家隔离的人员,她耐心讲解疫情知识;面对外出购物的群众,她积极引导大家一次多采购、尽量网上采购,减少出门次数……她以一个个具体行动,努力做好社区疫情防控。
因直接和重点人员接触,面临的疫情风险较大。有人问她害不害怕,她说:“疫情当前,不想别的,也没有太多顾虑。做好防护、放下思想包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社区打赢防疫抗疫战贡献微薄之力。”
莫秀娟:“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去”
“我自愿去抗击疫情第一线,坚决响应号召,随时待命,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在刚听说单位要组建新冠肺炎防控志愿者队伍时,莫秀娟是第一个报名的。
得知她报名时,同事亲友都劝她说,现在去当志愿者风险大、工作强度高,你家里有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先不要报名。可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走在最前面。不管有多困难,只要组织需要,我就去。”就这样,莫秀娟参加了第一批志愿者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在寒冷的天气里,她和同伴冒着雨在城南社区开展网格化疫情摸排登记工作,对社区群众进行疫情防控宣传、登记、指导,一走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天还未亮,她又悄悄起床,亲自动手和面、拌馅,做一大笼包点,送到广乐高速英德出口,为连夜在防疫一线执勤的志愿者们送上热腾腾的早餐。随后,她又紧张投入自己的防疫战线。
陈雪玲:“接下来继续让我上”
从2月6日起,陈雪玲作为第一批参加支援街道网格化排查工作的志愿者,已经在一线连续奋战了多日。
近日,因某些工作需要她完成,部门有些同事劝她先回办公室处理好工作,支援街道网格化排查工作暂时由其他人来顶替。此时,陈雪玲说:“街道网格化排查要跟各类人员接触,多一个人去就多一分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我已经去了这么多天了,接下来继续让我上,部门工作我可以晚上加班完成。”
年近50岁的她,白天,在社区耐心细致地开展摸排调查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在单位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为年轻干部做出表率。
面对严峻的疫情,还有许多像她们一样“逆行”在疫情一线的“巾帼力量”,她们既坚强又温暖,用行动、坚守、奉献谱写了一曲曲巾帼赞歌,共同筑起抵御病毒的坚实堤坝。
本版策划:焦莹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陈咏怀邓文燕通讯员张芳陈秀媚吴婵娟林晶梁木兰
新闻推荐
吴善瑜在乐广高速英德出口为通行人员检测体温。何珊珊在乐广高速英德出口检测体温儿科护士张细娴,为参与防疫工作推迟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