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亮(中)与科室成员讨论患者的治疗方案。通讯员清医宣供图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曹成飞通讯员张丽彭可明截至2月24日,清远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12例,12例全部治愈出院。据悉,清远的所有确诊患者均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
清远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黄子亮几乎参与了全部确诊病例的会诊,并为每一个患者针对性地开具了中药处方,“目前来看,中医药在缓解患者症状,延缓轻症发展为重症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医介入辨证施治明显能减轻症状缩短疗程
黄子亮介绍,在中医的角度,没有新型病毒之说,中医大都把瘟疫归为“疫病”“温病”范畴。据记载,自西汉时期到现在,中国先后发生过300多次疫病流行,而我国几千年来在与瘟疫的对抗中,诞生了一批批名医,他们的经验也一代代传承下来,形成系统的防治理论。
自疫情发生以来,清远市人民医院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省定点救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组建中医药专家组,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推动中医药早参与、早用药、早治疗。中医科骨干医师根据每一位确诊病人的病情逐个辨证施治,时刻关注中医治疗后的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分析,优化方案,提高疗效。
黄子亮介绍,该院中医科素来与其他多个科室有深度合作,经常参与多学科查房和床边治疗,尤其是MDT多学科诊疗,能充分发挥中西医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从预防到治疗的各阶段都给予中医中药。“中、西医虽是两种不同的治疗体系,但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上,取长补短,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黄子亮说。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和“未病先防”的特色优势,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辨证施治,每日监测疗效并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能够明显减轻症状,预防普通型肺炎向危重型肺炎发展,改善体质,提高整体疗效,缩短疗程。
据悉,目前,清远确诊的12例新冠肺炎病例全部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每日服用对症的中药汤剂,发烧、咳嗽、咽痛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病情逐渐转为轻症,最终痊愈出院。
深入一线会诊确诊病例制定中医治疗方案
自1月25日大年初一开始,黄子亮每天都在感染科与中医科之间往返,参与肺炎患者的联合会诊及治疗工作。
进入感染科的隔离病房会诊患者,首先要“全副武装”———连体防护服、N95口罩、帽子、护目镜和双层乳胶手套等。穿好这样一套装备,耗时久不说,密封环境下的不透气,是最难受的。黄子亮首次穿上防护服后很不习惯,“很闷,戴着手套把脉也很不方便”,但一旦接触患者,这些不适全被抛却脑后,一心只想着开什么方剂最有效。
面对疫情,担心害怕是人之常情。黄子亮说:“身为党员和医护人员,参与防疫对我们而言是神圣的使命,希望能充分发挥中医的力量,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他是清远市人民医院临床综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在他的带头示范下,科室其他党员纷纷志愿报名请战,参与疫情的综合防治;中药房积极配合,加班加点熬制汤剂。
作为党员,佩戴着党徽,临床综合党支部全体党员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逆风而行,坚守在工作岗位,主动请缨到医疗救治第一线,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安全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中医力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最后,黄子亮提醒,冬春季节,很多人都有阴虚内热的情况,外邪侵犯就容易生病,因此要调整好生活方式,适当多饮水,不熬夜,少吃辛辣上火食物,强身健体。只要体内气血平衡,外邪就不易侵犯。此外,中医也讲“避其邪气,如避矢石”,预防新冠肺炎感染应该做好防控隔离措施,避免接触疑似外感患者、戴口罩、勤洗手等。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苏晨通讯员/谢春丽)“通过!”日前,在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往来人员鱼贯从热成像摄像头前经过。一旁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