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有效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成为清城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连日来,清城各区直机关单位积极履责,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据统计,截至2月22日,清城区924家“四上”企业已有512家复工,“四上”企业复工率为5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7家,复工企业179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192家,复工企业125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75家,复工企业22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14家,复工企业71家;房地产企业236家,复工企业115家。
区人社局:动起来、沉下去、挺出身,党组织带头强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区人社局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多形式途径开展学习宣传,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沉着应战。
其中,局机关第一党支部和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立足职能,提高预判预警,春节前就紧急叫停了原定于2月2日在城市广场举办的“2020年省市联动"南粤春暖"(清远清城区)专场招聘会”,及时转为网上招聘,目前已在清城发布公众号、区政府门户网站及“清远求职招聘”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网上招聘信息,共137家企业参与网络招聘,提供946个岗位,共招聘5676人,为企业复工提供用工保障。与此同时,区人社局党组先后共派出了19名政治过硬、责任过硬的干部加入清城区疫情防控党团志愿突击队,奋斗在战“疫”一线。
区市场监管局:志愿服务站的排头兵,服务复工复产的先行军
为科学有效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力量,全体党员分工合作,做志愿服务站的排头兵,服务复工复产的先行军。
据悉,为减少窗口人群聚集,区市场监管局将设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站”搬到网上,利用公众号、微信、QQ群,在线指导企业办事人员办事。与此同时,简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流程,推进网上办理,推广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书的发放;加快药品医疗器械应急审批,对医用口罩、相关药品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开通许可登记业务绿色通道,保障防控急需用品的供应。
疫情发生后,区市场监管局针对当前市场医用防护口罩紧缺的情况,鼓励部分企业产业转型生产医用口罩,将省局在一级响应期间的医用口罩生产有关政策向企业宣贯,引导和配合企业做好备案工作。同时,主动征询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复工困难和意见,积极联系区工信局,协助解决疫情时期复工和经营中遇到的问题,做企业的“贴心人”。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93家药品经营零售企业开门营业,14家批发连锁企业复工,6家医疗器械批发企业复工,复工复产情况良好。
区农业农村局:疫情防控与春耕备耕“两不误”
连日来,区农业农村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春耕备耕和保障农产品供应等各项工作,确保辖区“菜篮子”供应充足。
其中,加强检疫监督,严把产地、屠宰检疫关,确保肉品安全供应。积极搭建绿色销售通道,充分整合发挥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互联互动作用,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建立微信交流群等增加本地销量,减少远距离运输对农产品质量的损耗。加大对蔬菜种植基地,水果种植基地产出农产品的抽检力度,对企业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工作进行监管,并帮助企业完成向疫情高发地的农产品捐赠工作。与此同时,引导农民和各类经营户主体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下田,分时下田,避免人员聚集,做到疫病防控和春耕备耕“两不误”。此外,积极发动农资经销商备足质优量足的农药、化肥、种子、农膜等生产资料以及农机具、抽水机等生产设备,保障市场供应。
区工信局:引导企业合理有序、依法依规复工
为推动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减少疫情对企业生产的影响,区工信局于2月2日印发了《清城区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引》,2月7日印发《清城区工业企业复工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每天跟进大型超市、商场重要物资储备情况,建立“清城区复工企业联系群”,搭建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解答企业提出的关于复工复产的问题。
其中,重点针对复工企业需求做好“保姆式”贴心服务,提前摸排登记复工企业防护物资、用工、融资等实际需求,全力为复工企业提供防护物资、用工、物资运输等生产要素保障,扎实推动辖区内4家医疗卫生物资生产企业提前复工复产,为重点制造业企业、市场经营户、物业小区提供防护口罩约3.6万个,及时协调解决欣强、雄星、简一等企业外来务工人员住宿和省职教城工程车辆运输问题,助力企业有效应对疫情,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沈艳莉特约记者李丽珍
新闻推荐
11家商户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被查全市共1287只(头)野生动物野外放生
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朱文华通讯员钟坚强近日,清远市有关部门在八个县(市、区)统一行动,开展打击非法贩卖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