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冈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人们正在组装玩具。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每两个小时测一次体温、每天发一个口罩……”2月20日,佛冈县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内,10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戴着口罩在工位上熟练地操作着小型机器,分拣、拼接、组装等工序在大家通力合作下完成。自从2月10日正式复工以来,该公司的“扶贫车间”已恢复正常生产,75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如期到岗,这是佛冈20间“扶贫车间”复产复工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加强佛冈县就业精准扶贫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招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以更好地实现就地就近就业,2019年佛冈在全县20家企业设置了20个“扶贫车间”,吸纳当地288名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工资性”脱贫。目前这20间“扶贫车间”复工率已达八成,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
做好疫情防控发放待工补助
科惠白井佛冈电路有限公司“扶贫车间”负责人宋秀琴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扶贫车间”招收了工厂周边12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自2月10日开工以来,企业加强了厂区内疫情防控管理,在工厂门口设置了消毒通道,对进出工厂的车辆和工人进行防疫检测,每天定期给员工测量体温、发放口罩,做好厂区消毒杀菌工作,并对新应聘人员报销车费和体检费,目前该工厂正在稳定、有序生产。
在开展疫情防控过程中,广东松峰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防疫应急预案,储备相关防控物资,设立独立隔离场所,每日对全体上班人员、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做好场地的通风、消毒,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为了有效防控疫情,广东鑫统仕车用热系统有限公司也制定了疫情防控预案,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对全厂的出入车辆定期进行消毒,通过微信小程序和调查承诺书的形式对员工复工前后情况进行排查、入厂人员要接受体温监测;针对外地员工安排场所接受14天的医学观察隔离,并为复工备足口罩、体温计、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据悉,佛冈现有20间“扶贫车间”中,万兴电子、骏达玩具、鑫统仕公司、博华陶瓷、松峰机械等公司都有进一步扩大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招用计划,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的规模,更好地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管理人员罗女士介绍,公司自投入生产起,便开始招用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019年挂牌成立的“扶贫车间”内共有员工191人,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77人,工人人均月工资为3000—3500元,技术类岗位月工资可达约5000元。
目前,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正在有序组织开工生产,整个工厂复工率达83%,其中“扶贫车间”77名本地员工已有75人回到工作岗位,复工率达到97.4%。
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万兴电子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单独开辟了一条生产线,组织生产工业口罩、体温测量仪器等疫情防控物资。公司每天组织人员对厂区开展消毒杀菌工作,生产车间、饭堂、会议室等重点区域一个不漏。
“为保障企业生产,共抗疫情,汤塘镇政府协助我们对公司员工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我们每天为工人提供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资,工人进出工厂都会进行体温测量,平均每两个小时测量一次,一天至少测量4次体温。”罗女士说。为了鼓励员工复工复产,做好疫情防控,针对需要观察隔离的公司员工,发放70元/天的待工补助。
罗女士介绍,2019年,公司“扶贫车间”被评为清远市扶贫就业基地,目前正在申请省级就业扶贫基地。公司将根据订单情况计划进一步扩大“扶贫车间”规模,通过向上争取更多的扶贫优惠政策,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员工薪资福利,让困难群众实现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为全市脱贫攻坚作出贡献。
20间“扶贫车间”陆续复工
为了及时摸清企业复产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近段时间以来,佛冈县工业和信息化局、人社局、佛冈工业园管委会和各镇主动作为,提前介入,加强沟通,按照企业的数量,全县成立20个核查工作小组,开展包干负责联系,将每家企业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摸清各企业复产复工时间,并提前做好对接工作,对按要求提交资料的企业,第一时间深入现场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实现复产复工企业现场核查全覆盖。
目前,针对企业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就业补贴,2017—2020年期间招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劳动力就业,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和按规定缴纳6个月以上社会保险,一次性每人将补贴3000元。
佛冈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黄战强介绍,目前佛冈县内20间“扶贫车间”正在有序开展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县人社局近期已组建工作小组进企业开展专题调研与防疫宣传指导,重点指导企业“扶贫车间”等项目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预计全县20间“扶贫车间”将在近期陆续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朱慧燕通讯员冯卫军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广大村民群众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