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援助湖北的陈素欣在荆州市监利县通过视频连线与在家的儿子睿睿庆祝生日。(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思靖摄)
“祝你生日快乐……”2月24日,是清远小学生睿睿的11岁生日,然而,他的妈妈只能在千里之外的荆州抗疫战场,通过视频陪他“隔空”过生日。
睿睿的妈妈陈素欣,是清远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清远市中医院脊柱科护士长。2月11日一早,她把头发剃光,随队从清远出发,驰援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
把病患竖起大拇指的照片作画送母
“对不起啊儿子,你要原谅妈妈。妈妈是一名医务人员,也是一名党员,疫情之下,病人更需要妈妈……有国才有家啊。”视频里,她请求睿睿的谅解,告诉儿子11岁了,要做一个坚强的男子汉,长大后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懂事的睿睿含泪点了点头。
当初陈素欣剃光头时,睿睿曾“闹过别扭”,追问“妈妈头发怎么这样,一点都不好看”。如今,在睿睿的心里,她又成为了最美的人。他得知有患者在病床给陈素欣竖起大拇指,用心地画下了这一场景,赞美“妈妈是他心中的英雄,是最美的逆行者。”
“他太想我了。”陈素欣说,孩子知道她爱美,所以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她的爱。
陈素欣勇敢逆行驰援湖北,以身作则告诉儿子何为国家情怀,这也许就是送给儿子最有意义的生日礼物。看着视频里的妈妈,与眼前的生日蛋糕,睿睿许下了今年的生日愿望:“希望妈妈早日平安归来,可以陪我写作业……”
普通话里多了监利方言味道
在荆州那头,陈素欣看见美丽的雪景、得到病人的赞美、吃到好吃的食物,都会在休息时,一一分享给丈夫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寄托她的思念。
“想家,但疫情当前,最重要的还是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全心投入工作,让大家都恢复健康。”陈素欣说,刚到监利时,吃住都不太习惯,穿着闷热又宽大的防护服,行动都变得笨拙起来,跟患者沟通交流也很困难,每天回到酒店,两条腿都是酸痛的。
“今天中午吃米饭还是粥呀?”“"七西放"(吃稀饭)。”“好的,稀饭给您放在这里啊。”如今十几天过去了,陈素欣和队友们基本能听懂监利方言,陈素欣说,自己的普通话已经有点监利方言味道,其他各项工作也开展得越来越顺利,“不少患者都陆续出院了,留在医院的患者病情也好转了许多,形势比我们刚去那会好了不少。”
出院患者叮咛“逆行同时请保护好自己”
让陈素欣更为感动的是,病房的患者还力所能及帮助护士们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在量体温时,因为护目镜里面水雾的遮挡,陈素欣很难看清水银体温计的刻度表,11床的王婆婆自告奋勇,多次学习,硬是学会了看体温。
“很感动,王婆婆真的很体谅我,她老人家本来是不会用水银体温计的,但是她说,她学会了,以后我戴着护目镜看不见的时候,她帮我看。”陈素欣说,隔着防护服,但隔不住爱,她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可爱。
“请您在逆行的时候一定一定保护好自己,睿睿还等着您回去呢。”2月23日下午,一位出院的男性患者给陈素欣写了一封感谢信,“看到之后,很感动,一天的累都一扫而空了……”陈素欣说,她会保持积极的心态,会继续努力抗击疫情,“争取早日回家陪儿子!”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钱敏敏荆州日报记者万杨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曹菁)清远市2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情况,当前,经清远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对各县(市、区)...